第225章 收购价高(1 / 2)

说到纳粮,那就不得不提到本朝的税收制度。

本朝的律法规定,男子年满十八为丁男,每丁每年须得向朝廷缴纳二石粮食。

除了粮食若是选择缴纳绢二丈、以及绵三两,当然缴纳的布不是固定不变,还需因地制宜。

如宋芷所在的祁水县,只要以种麻为主,遂他们可以缴纳麻布二丈五尺,以及麻三斤。

家中有现成绩好的麻线,但因为没有织布机,再加上家里一直忙着各项生意,一直也没有抽的出空闲去村中织布。

吴氏见儿子已经将税粮准备好,于是开口道:“那我回头拿着家中绩好的麻线,去村中兑一些织好的麻布回来,先将这些准备好,到时候走的时候也不会那般匆匆忙忙了!”

宋友山点点头,询问道:“今年收成好,我已经算过了,再给了王家的租子,以及赋税后,咱家里还能余下一千五百斤的麦子,这些麦子肯定够咱家吃一年了。”

“娘,您看咱们要不要到时候正好拉些去县城售卖?”

不等吴氏说话,宋芷便开口道:“大伯,咱们不卖。”

“所谓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家里现在也不缺这点子卖粮食的钱,而且现在边关也不安定,说不得什么时候还要打起来。”

“我寻思着咱们家里头的粮食不但不能卖了,若是粮食价低我还想买一些存家里,回头说不得用来做吃食用。”

既是要做吃食,就更没什么好反对了,一家人很是轻易就被宋芷说服。

这时,杨氏端着陶罐从厨房中走了出来,“娘,粟米粥熬好了,可以吃晚食了。”

于是众人收了话头,忙起身端菜的端菜,拿碗筷的拿碗筷。

连续劳累了大半月,众人俱是十分疲乏,在用过晚食后,一家子早早的便歇下了。

一夜好眠,待到第二日清晨,宋芷依旧如往常一样,提上糕点准备出门。

吴氏见孙女要走,下意识的提醒道:“阿芷,你那艾草放在架子上许久了,现在咱们家也算忙清了,你要不要将那艾草皂给县令大人送去?”

宋芷一拍大腿,“瞧我,将这事儿都给忘了!”

“那我就今日送过去吧,空出来的位置正好再多做一批。”

说罢,径直回屋拿了背篓,为了防止其被损坏,宋芷又在背篓下垫些旧衣衫。

收拾好东西,宋芷同阿奶说了一声,便要带着东西进城。

吴氏见孙女拿了这么多物什,忙将人唤住,“你等等,我让你大哥随你一道去县城。”

“大哥一会儿还要去村中帮困难户耕种,这点子东西看着多,其实并不重,我一人能成的!”

说罢,也不待她奶再说,径直背着东西便出了门。

现在夏收已是接近尾声,不同于往日官道上没什么车辆、行人。

一路上宋芷见到了许多或是担着担子,或推着车,三五成群的担着粮食往县城走。

大家有说有笑,劲头十足。

从他们的脸上,宋芷看到了独属于丰收后的喜悦。

坐在牛车上,背着几筐麻布进城售卖的婶子也互相闲聊了起来,“咦,你们听说了吗?今年铺子里收的粮价要比去年还高呢!”

“真的吗?高多少钱一斤?我以为今年丰收,粮食的价钱会往下跌呢!”

“这怎么会有假,这不要交赋税了,这几日我天天去县城卖麻布,亲耳听到的,如何会有假?现在一斤麦比去年还高一文钱呢!”

“不过你们得去城中的钱记粮铺售卖,前两日我在城中的时候只听说,只有这新开的钱记粮铺收价高。”

“其他粮铺确没有这般高的收购价,至于今日是个什么情况,其他粮铺有没有跟着涨价,这还得去问了再说。”

这对于妇人们来说,当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大家纷纷点头附和。

宋芷越是在若有所思。

方才那位婶子说,今年的收购粮价要比往年还高,她的心头就是一跳。

这明显就是违反常理,今夏年景不错,算是一个丰收年。

哪里粮食多,粮食的价格不降反升,这便有些不合乎常理了。

除非是外部有战事起,须得大量采购粮食。

但那婶子又说,是新开的钱记所为?

那有没有可能是在搞竞争?抢占市场呢?

这也能解释得通。

一家新开的铺子,如何能吸引百姓将粮食卖与自己,最简单粗暴的法子便是涨价。

宋芷心下稍安,将心头的那一丝不安暂且压下。

有牛车代步,宋芷很快便抵达了县城。

今日的入城口,同样被长长的运粮队伍占据。

宋芷在城外耐心等待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才随着缓慢前行的队伍得以入城。

城中街道一眼望去,也全是运粮食的百姓。

宋芷见缝插针的穿梭在运粮队伍之中,比平日里多花了一刻钟才抵达味悦坊。

将糕点送到后,宋芷有意同周掌柜打听:“掌柜的,上回周大人同我订了些艾草皂,这不现在做好了,今日便想给大人送去。”

“但我瞧着今日有许多百姓进城缴税,也不知大人这会子可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