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日暮人渐归,群鸡犹啄黍5(4 / 4)

筹划,荀攸之俦俪”,足见其谋主地位。

刘晔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于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魏书刘晔传》

刘晔归降曹操,是因故主(庐江太守)刘勋被孙策击破,随勋北降曹魏。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魏书武帝纪》

虽然《刘晔传》称其因为宗室身份而“不欲拥兵”;

但从刘晔的早年行为中,可以看出其绝非甘于贫贱,反而野心勃勃。

刘晔是扬州淮南人,在汉末丧乱之际,曾写信招募鲁肃,想要“共襄大业”。

在鲁肃未能如约前来后,刘晔转而谋杀扬州宗帅郑宝,并吞其部曲。

之后,刘晔便与庐江太守刘勋合兵。

刘子扬(即刘晔)招(鲁)肃往依郑宝,肃将从之。(周)瑜以权可辅,止肃。--《通鉴考异》

(刘)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郑)宝,斩其首以令其军,云:“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魏书刘晔传》

从刘晔“先杀郑宝、后投刘勋”的记载中,不难看出,所谓“曹公有令”纯系事后的附会之辞。

可知其起事之初,实际是拥兵聚众,图谋割据。

何况刘勋本人,同样为宗室。

按刘晔出于东汉阜陵王之后,虽然诡称“不欲拥兵”,实际无论如何也洗不掉“宗室拥兵”的尴尬。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魏书刘晔传》

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魏书刘晔传》

由此可知,所谓的“放弃兵权”不过是文过饰非,是针对刘晔日后在曹魏的尴尬境遇(屡受猜忌)而言。

清代学者何焯先生,便清楚地点破其玄机所在。

此时曹氏代汉之势未成,以支属不欲拥兵,乃(刘)晔后来饰词。--《义门读书记》

综上所述,荀攸、刘晔2人皆有机会成为1方诸侯,只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最终未能如愿罢了。

惜哉!

若此智谋极高的2人亦登场逐鹿,想必历史会更加精彩。

云某因写此扑街破书,通读数十遍《3国志》及《裴注3国志》后,愈发觉得,正史实际上远比演义精彩有趣。

云某甚至在考虑,再写1部自汉末黄巾之乱到曹魏正始之变、高贵乡公曹髦之死的编年体通俗史,以揭秘陈寿先生以草蛇灰线笔法隐藏的真相。

其中各个英雄之间真实发生的故事,1定比崇尚正统、带有明显政治立场、价值观和态度的演义好玩儿。

嗯…等等…王允之事似乎没有收尾?

好吧,本章将工程补完。

董卓之死人所共知,但对其死亡始末,尤其是其死后长安城中的风云变幻,历来鲜有关注。

其实董卓败亡,本质是并、凉2集团的相互倾轧。

董卓在世时,勉强能够镇得住场面,但矛盾日积月累,最终不免要爆发。

而暗杀董卓的计划,无疑经过精心策划。

王允等人之所以1击得手,得益于凉州主力鏖战豫州,长安空虚的契机。

但掌权之后的并州集团,既没有公忠体国,也没有安抚叛军,反而发了疯般地争权夺利。

1方面是其内部自相残害(吕布李肃),将相失和(王允吕布);

另1方面其又构衅外敌,先杀蔡邕,又拒绝李傕的请降,竟不肯有丝毫通融。

最终逼得穷寇作困兽之斗,盛极1时的长安,也在野蛮的战争洪流中被彻底粉碎。

如果考虑到上述诸事,仅仅发生在短短的4十日之内(还包括了攻城的8天),那并州军的腐败程度,可谓远超董卓。

须知董卓掌权足足3年(189-192),王允掌权不过3十余天。

在诛杀董卓之后,并州人心态失衡,面目可憎,给后世留下了深刻教训。

从这个角度看,王允的提前谢幕,也未必不是好事,起码保全了忠臣的名节。

而且,蔡邕之死,使人唏嘘不已。

蔡邕之于董卓,与班固之于窦宪何异?

王允太过分了!

云某看看,若下1章无特别重大之事需解释,便将正史中的趣事拣出来聊1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