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堕3(4 / 4)

州人则完全靠边儿站。

这无疑与彼时的“大业初定”的历史环境有关。

因为翌年(215)曹操攻伐汉中时,蜀中便“1日数十惊,刘备斩之不能止”。

这说的便是益州豪强暗通曹操。

(曹操)居(汉中)7日,蜀降者说:“蜀中1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傅子》

结合刘备在成都4意掠夺的记载来看(分宝物、分田地、发行直百钱),不难想象益州大姓的抵触情绪。

在建安2十4年(219)与2十6年(221)的“封王”与“称帝”运动中,可以看到,东州人与荆楚人的合流迹象,以及益州人解除禁锢、走上前台的苗头。

但也要承认,彼时的益州才俊,充当的依然是“文化那啥”的陪衬角色,做的不过是摇旗呐喊之工作,口中充斥着“黄气”、“景云”、“祥风”1类的术数之辞,与江湖神棍无异。

臣父(周)群未亡时,言西南(指川蜀地区)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璿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蜀书先主传》

真正执掌权柄的,依然是刘备的元从,以及附庸在其周围的荆楚士子。

东晋时代,蜀郡人常璩在编写《华阳国志》时,曾经不无感慨地表示:“刘备入蜀,荆楚人贵”。

昔豫州(指刘备)入蜀,荆楚人贵;公孙述时,流民康济。--《华阳国志卷9》

贵贱相对,可知此话的另1面,就是“刘备入蜀,川蜀人贱”。从历史记载来看,确系如此。

而讽刺的是,在刘备入蜀半个世纪之后(263),统治川蜀的荆州人被魏国强制迁徙,最终沦为杂役,与奴仆为5(见《华阳国志大同志》)。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再来看赵云。

彼时袁曹争霸,刘备1介客将。

云弃绍不投,而随备周旋,可见其心中“命世英主”,当为汉左将军。

云不负备,备亦不负云。

先主待云甚厚,乃至“同床合榻”,拟于关张。

先主与云同床眠卧。--《云别传》

备在荆州,云为桂阳守;备入川,云累迁至镇东将军。备伐吴,云都督江州;备败夷陵、云率部勤王。至于耳熟能详的当阳血战,断流截江,人所共知,不再赘言。

这里再次强调,镇东将军是刘备故职,受于建安元年(196)。见《蜀书2先主传》。

然而…

刘备先于建安2十4年称王,复于建安2十6年称帝。

两次劝进,赵云皆未参与。

备是以恶云,然猇亭之战后,首位赶至永安(即白帝城)的大将,却仍是赵云。

临终之时,刘备终于醒悟过来,何为善,何为恶,因此有了白帝城托孤赵云。

虽然云不负备,备亦不负云,然则,终是备亏欠于云也。

备若肯纳云之忠言,焉有败走猇亭,最终1命呜呼之结局?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已修改两次,诸君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