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欲罢不能,想念五熟釜煮肉的滋味(2 / 2)

,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锅’。”

在“野意火锅”冲击下,北京涮羊肉有了很多革新。

首先,从宋代火锅起,肉片先在酒、酱、椒等调味汁中浸泡,再下锅。

而涮羊肉真正成为名吃,则是在清代。

清代涮羊肉本名“野意火锅”,据旧《奉天通志》载,“(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着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

八旗在关外即喜“野意火锅”,“野意”即“野意家伙”,意为野味,从关外带入北京。

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而到1796年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使用1550个火锅用来承办筵席。”

据《宫女谈往录》记:“反正一年里我们有三个整月吃锅子。正月十六日撤锅子换砂锅。”

乾隆皇帝曾在30天吃了60次火锅,清朝皇帝每天只吃两顿饭,即顿顿有火锅。

当时人认为火锅有滋补作用,在皇帝推动下,百姓也热衷火锅。清代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记:“暖锅,俗名火锅,所以盛馔最便,寒天家居必用。余年过六十,苦鬲冷,每食必须。”到了曹爽前世所在的现代那更是风靡全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