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朕只希望卫青获得大捷,其余人当为垫脚石!(1 / 2)

“这马具属于兵器,当由少府的考工来打造,少府虽是内廷,可仍不能绕过丞相……”卫青疑惑地说道。

按照大汉的成制,皇帝的意志最终是要通过“策书”“制书”“诏书”“戒敕”这些实物来加以实现的。

这些被笼统称为诏令的文书必须逐层往下传达:从三公到九卿列卿,从九卿列卿到郡县,从郡县到乡里。

一般而言,皇帝的这些诏令是不能越级下达的,皇帝更不能直接插手朝堂上下的具体政事。

这便是黄老道学“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由来。

在这种思想的潜移默化之下,皇帝在权力金字塔中的地位被虚化,百官之首丞相的地位则被无限地抬高。

平时,刘彻想推行什么政策,都要先召集百官公卿到前殿来集议,经过充分议论后,才能拟成诏令下发。

如果哪一日刘彻直接下发诏令,而丞相不同意,便可以直接封驳,并美其名为“纠正”皇帝的错误决策。

与之相反的是,丞相因为可以决定百官升迁,倒是可以直接向九卿和郡县下达命令,受到的掣肘非常小。

从春秋战国开始,少府便是内廷衙署,所职掌的事务多是皇帝天家的私事,因此,算是皇帝的近臣内侍。

但是,少府毕竟是九卿之一,仍然要受到丞相的制约。

皇帝想修几座宫殿,想扩建上林苑,想充实一下后宫,想吃顿好的穿点美的,倒也可以直接向少府下令。

但皇帝想大量打造兵器,增加御马监养马的数量,招募更多的宫廷卫士,若不经过集议,丞相定会封驳。

刘彻沉默着思考片刻后,终于站了起来,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迂回的主意。

“你刚才说,这马具乃是兵器,所以当由少府的考工打造?”刘彻问道。

“诺。”卫青点头答道。

“无锋无刃,怎么可能会是兵器呢?只不过是寻常的马饰罢了。”刘彻笑道。

“马饰?陛下……”卫青仍云里雾里,他对朝政中的勾心斗角暂时还不熟练。

“今年是朕登基的第十年,朕今秋想在上林苑举行观兵,为壮君威,朕想造一批马饰,你看如何?”刘彻问道。

“马饰?”卫青也是不解,但是,紧接着就醒悟了过来,“陛下英明,若说打造乃马饰,丞相定然不会再细问。”

田蚡要管的朝政多如牛毛,皇帝为了炫耀武功打造一些观兵用的马饰,他是不会阻挠的,甚至会为此感到暗喜。

更何况,田蚡现在还要分神盯那一亿钱的市租并且对付万永社,那就更没心思过问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了。

“瞒天过海和李代桃僵,如今已经掉进了钱眼里的丞相田蚡,定然是看不出其中的端倪的。”刘彻嘲弄地说道。

除此外,樊千秋那个竖子说不定今年就可把丞相田蚡宰了!躺在枯冢里的死人,那还能管得了朝堂上的事情吗?

当然,这条“毒计”只有刘彻和樊千秋知道,所以他此刻仍然没有对卫青提起,只是在心中又默默地想了一遍。

“陛下,那今次要打造多少马具。”卫青再次问道

“一万具。”刘彻似笑非笑地看着卫青平静地答道。

“一万具?”卫青不解,觉得这数目似乎有些不对。

“怎么?是不是觉得太少了一些?”刘彻再笑问道。

“陛下与末将议论的出兵之计,起码要动用四万人,分四路进发,若只有一万具马具,恐怕会有些不够分。”

“卫青啊,朕何曾说过,这一万套马具要分给四路大军了?”

“陛下……微臣不明白。”卫青如实答道,他此时想不明白皇帝的言下之意。

“明年出征也好,后年出征也罢,朕定会力排众议,让你单独领一支人马出征。”刘彻走到卫青面前说道。

“陛下以前便与臣说过此事。”卫青正色答道,他日夜操练,便是为了此事。

“朕希望你能取得一场大胜,一场无人能及的大胜!”刘彻猛地挥了挥衣袖,豪迈展露无遗。

“末将定然肝脑涂地,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卫青不仅动容,更有了重压。

此时,原本有些亢奋的刘彻忽然冷静了下来,背着手盯着卫青,半晌之后,才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极寒的话。

“朕只希望你能取得一场大胜,一场无人能及的大胜!”

起初,卫青不解其意,还以为皇帝说了一句一模一样的话,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这次多了個“只”字。

马具的事情连起来了!皇帝只想给卫青一路大军配制马具,其余三路大军没这个资格,或这说没这份信任。

“可若是四路大军都能配上这新式的马具,岂不是可斩杀更多匈奴人!”向来服从的卫青,竟争辩了起来。

刘彻没有回答卫青这等同质问的争辩,而是转过了身去,将自己高瘦挺拔的背影,留给了卫青。

“卫青,你是朕的近臣,是朕的挚友,是朕的亲戚……朕能信任的朝臣不多,你是其中的一个。”

“军中的宿将不少,可能用来赶绝匈奴的寥寥无几,不只是领兵才能不够,更是难解朕的意志。”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