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袭击湟中部(1 / 2)

漠南之地,自元月以来,温度便慢慢回升,积雪是一日比一日少了,草地绿芽已经钻出,迎风见长。

长城内百姓说起漠南,大多以为尽是些沙子,是以草原人也穷得要当裤子,才时常南下来袭扰。

但实则不然,过了大河,阴山以南多得是肥美的地域,远胜于在陕地西面吃沙子的中原百姓。

这处地域,即为河套平原。

平安洲西面的西套不说,只陕地以北,河套地域分为前套和后套。

前套即为敕勒川,又名土默川,朝廷大军现在就驻扎于此,招纳土默川胡人为前驱,镇压北面叛乱。

后套即为巴彦川,如今被湟中部族所占据,名义上与土默川诸部胡人一般,臣服于朝廷治下,每年进贡牛羊。

贾琏要打的就是这名义上称臣,实则听调不听宣的湟中氏族一部。

他送了半年军资来北面前线,如何不知湟中部让军伍头疼,曾光明正大的请求赐土默川领地,被朝廷驳回后,就与草原北面叛军数度接触,让前线不得不分出兵马来防着他们越过后套。

……

只一天时间,贾琏就带着一千五百余人横穿了半个土默川草原,靠近了后套巴彦川。

湟中部越没越过后套贾琏不知晓,但他是真的来了!

在贾琏身后,原本出发时士气高昂的士卒此时尽皆无声,嘴唇冻得发紫,面色惨白,只一双眼睛,好似狼目般迸射光芒,直勾勾着盯着前方。

又冷又饿,也是因此,士卒们手中兵器都攥得愈发的紧了。

土默川西面,靠近后套巴彦川的地方有朝廷边关驻扎,贾琏不去招惹,只远远绕了开,率部走近一处残垣古城当中。

“前面就是湟中部族所在,休息半个时辰,都预备养足了精力!”

一声令下,一众士卒无声散去,隐于古城中。

贾琏再派了哨骑出去后,也是寻了一处坐着稍作休息。

下方的石板坐着硌人,贾琏挪步扫开碎石尘土一看,原来是坐着了埋于土中的半座石碑。

上面写着:‘大唐某某年,草原来降,重建受降城,此地为中城……’

“倒也是件古物,可惜没有闲暇带它回去。”

贾琏看了又看,再一屁股坐了回去。

他如何不知这里是唐时中部受降城遗迹所在,不仅如此,汉时五原郡郡治,离着也不远。

古时中原尚且能追亡逐北,打到此处,遍布郡治,但本朝却是难以作为。

贾琏想了又想,总算是想出些门道来,本朝开国时武德不逊汉唐,也打来了北面,但因为供养不济,还是只能退回,将大好河套拱手送给胡人。

毕竟陕州与平安洲等地,汉时被称为新秦中,水草丰茂,多得是良田,所以才能够供养前线,朔方、五原、云中等地。

而如今,贾琏亲眼所见,陕东那边靠近河北等地还好,但西面已经只剩下风沙。

如此沧海桑田,天道轮转。少了供养后中原军队难以长久驻扎,也怨不得阴山内外被胡人所据……

倪二这时穿着甲走进,拱手道:“二爷,大战在即,莫非还想着什么心中不爽利?”

贾琏嗤笑一声,摇摇头,将那些许忐忑抛之脑后。倪二不是主事者,哪里能知晓他临了了心中揣揣,以至于浮想联翩。

他先前派倪二出去打探,此时便只是问道:“西面如何?”

“并未发现有胡人大部经过的迹象,许是那些湟中人没有出动。”

倪二躬身作答,也是世事难料,他去年还在街头巷尾放债,今年就出来草原打仗了,还领着一屯骑兵纵横,好不威风。

谁让贾琏徒然拉起军伍,可用的人太少,只能让倪二顶上。

如今看来,效果倒是不错。

“去,都休息够了,将人都喊来,准备出发!”

虽然此时已经入夜,但倪二未觉得这话有任何不对,拱手下去了。

贾琏紧了紧衣甲,旁边赵天栋递过头盔,他顺手戴上,然后扶着腰刀走出。

附近没有湟中部骑兵的迹象,难保他们是绕路走了,又许是发现朝廷大军消失后,真个就没有去土默川生事。

但不管如何,前路是安全了。

一刻钟后,一众士卒尽数聚齐,贾琏也不管后面的人能否听到,只喊道:“入夜后会越发的冷,这次出发,就须得一路不停,直到寻到湟中部族所在!”

一通喊完,贾琏翻身上马,全军再行。

若是到了漠北,那真个就是千里无人烟,贾琏想寻个草原部族谈何容易。

但这里是阴山以南的河套,湟中部在巴彦川修养生息数十年,早就部族遍地,族群大增。

全军踏及巴彦川只一个时辰,便发现了一处湟中部族所在。

是个中等偏上的部族,远远看去,估有帐篷将近千顶。

这就意味着,这个部族随时可以拉出上千兵员来,若是紧急聚兵,那数量还能翻上一番。

“大人,还打不打?”

欧鹏在夜色中飞马赶来,额头冒汗的汇报。

没有草原人带路,行军就是如此困难,若是个小部族,打了也就打了,偏偏一来就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