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荆氏 “我与苍生,不用别人横在中间。……(2 / 4)

定了定神,忽然落下了泪来“相公的头发,全白了每天睡不够三个时辰他要做的事,难道只是为了他自己么这天下,再不澄清,就真的要沦入末法了。”

祝缨放下了手,冷静地问道“你对我说这些,想要我做什么呢”

“您便是不肯相助,也请不要阻拦。我们,是必要追随相公的”

祝缨道“我拦过你们什么”

余清泉哽咽难抑,道“还请对至诚君子、网开一面。”

祝缨道“我只办违法之人。天下这些人,屋顶掀开了,拿着尺子一量,没有完人,我也不会要每个人都做圣人。别做得过份,我都能容忍。”

余清泉知道,想让祝缨明确表态是不可能了,但是只要她不用力针对,那倒是能松一大口气。

他郑重地一揖“我为天下苍生,谢过大人了。”

祝缨道“我与苍生,不用别人横在中间。”

余清泉脸上挂着泪,呆呆地抬头“您”

祝缨道“你们,如果少一点把苍生挂在嘴边,多干一点实事,王相公也不至于这么累。若从你我初见开始,你便习研庶务,他也能轻松一些。”

余清泉道“彼时是有打算的,后来竟耽误了。今时今日,如今如何走得开”

祝缨摇了摇头“言尽于此。”

说完,也不管那个奏本,点一点头,迈步走了。

留下余清泉立在原地一抹脸,急急地将祝缨的奏本拿起来看了一下。条理清晰,凭谁看了都得说一声好。这样一份奏本送上去,陛下、政事堂必是满意的。看看这手笔,竟有些王云鹤的风范。

明明气质很合,如何竟终不能相融呢难道是祝缨想自行其事以显其能这

余清泉恨得直捶桌子。

还得把奏本给收好了,原模原样地给送上去。

祝缨不管余清泉怎么想,待余清泉一如往昔,好好地招待,再好模好样给人送走。

再回行辕,派人盯着输粮、开荒事宜,自己也不时裹件青衫就下去看看。

这一日,她才从外面回来,就听到祝文说“大人,顾郎君来了。”

祝缨点点头,心道正是春耕的时候,他来做什么是春耕遇到了难处,找我要耕牛来了,还是与官军起了摩擦,找我协调来了

抬步走进去,顾同正在堂上等着,猛一见她一身青衫,有些恍惚老师看着还挺年轻哩

祝缨道“发什么愣呢”

顾同忙说“老师,是有这么一件事儿。我也不知道怎么的,那一天,我正在田里呢,有人找到了我”

当时,顾同正在两个老农吵架,他们是老兵的家眷,辛苦来投奔儿子,一看有地,虽然是要开荒,但是借牲口给农具的,也都不挑剔。

起初千恩万谢要供长生牌位,没两天就起了争执。原籍的气候与北地不同,彼此对何时耕种产生了分歧。

老兵原籍正是中原腹地,皇历就是照着这个地方的气候编的,当然合适。北地寒冷,日子不对,得往后推。老农坚持看皇历用以前的习惯,顾同坚持北地经验得往后挪挪。

吵得不可开交之时,衙役来找顾同“大人,衙门里来了客人,挑着两担子礼物。”

顾同还以为是哪位老乡来感谢他,装半筐谷子干菜、捆两只鸡鸭挑了来送给他。

到了一看,两担子里装的是金银细软,打头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穿着绸衫、腰束革带,极有礼貌地口称“拜见世叔。”

然后递上了一张名帖,来人自称姓荆,是南平县人,父亲名叫荆纲,与顾家同是梧州人。荆纲一直在外为官,现在听说了同乡顾同在北地,特意派了儿子过来拜见。

顾同知道荆纲是谁,荆家当初可被祝缨收拾过一回,后来倒是老实了。但是顾同与荆纲是没有很深的交情的,来找他干嘛

他接过了名帖,一看果然是他知道的那个荆纲,名帖还附了礼单。顾同道“远道而来,还这么客气做什么”

荆鹏又取出一封信来,双手递了过去“家父的意思,都在信里了。”

顾同一面让荆纲坐了,一面拆信,口里寒暄两句路上辛苦。

荆鹏道“家父任上离北地不远,一路还算顺畅。”

顾同扫了两页,心里有数了,荆纲这是请他代向祝缨讨情,想到祝缨手下做事。

顾同算了算荆纲的年纪,又回忆一下荆纲这帖子上的头衔,就猜荆纲是不想一直被埋没,这是找上进门路来了。

顾同将帖子收了,信重新折好,问荆鹏住在哪里,安排他住下,又要给荆鹏接风。素未谋面的叔侄二人推杯换盏间,顾同也问明了荆纲的情况。

从六升五是很不容易的,哪怕是进士科,没个后台也是很难的,一般人就是熬。自己虽没升到五品,但是老师把自己从县令又变成了个司马,头上还没知府的那种,明显人一看就知道是五品在望了。一切,都拜老师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