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丐帮的组织架构(1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293 字 2023-07-05

腊月二十五还没到,信陵坊开设坊市的消息便在整个东京城都传遍了,不光是在内城,外城的百姓甚至几乎都知道了。

原因无他,在于叶安做足了宣传工作,宋人不懂的东西在后世已经被玩烂,东京城中的牛车小轿,甚至是车马行中鲜见的马车上都被他买了广告位。

另外还让东京城中的乞丐们帮着散播消息,当然这种散播方式也是有偿的,但让叶安没想到的是,那些车身上的广告居然不如乞丐来的有效果。

乞丐散播消息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准确率高,普及率高,原因无他,并非是所有人都是识字的,相反即便是在大宋这个识字率很高的朝代,能认识绝大多数常用字的人也只是少数。

东京城还算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都城,但也只是比地方州府的识字率高一点而已。

甚至连那些在大相国寺边上做调版印刷的小作坊老板居然也都是不识字的,有些字他们认识,但有些他们只知道模样而已,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做生意,不会读又怎样,不知其意又怎样?只要按照稿件印刷便是,谁管文章中说的是什么圣贤之言,佛经中讲的是什么慈悲为怀?天大地大都么有填饱自己的肚子大!

秦慕慕让葛善书随机从前来信陵坊的人中做了回访,她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乞丐的效率非常高,而且传达的清楚,甚至有许多夸大和夸张的程度,但这就是广告的效应啊!

什么是广告?从字面解释便是广而告之!并且还要有抓人眼球的作用,而这些乞丐描述中的信陵坊,简直成为脱离东京城“低级趣味”的一出至雅之地,甚至连热闹的南门大街都不能与之相。

至于万姓交易,是不错,但大相国寺门前的万姓交易可是每月才举办那么几次,除了西域商贾的东西外,其他东西也都是寻常能买到的,哪有信陵坊中的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货物来的博人眼球?

谁不知道东京城的乞丐是消息最灵通的人,他们不光遍及外城,连内城之中也不在少数,于是叶安便很快减小了在车辆上投放的广告,转而开始用这些乞丐充当“宣传机器”。

不光广告效应非常好,甚至还非常的便宜,只需要寻到丐头,用为数不多的钱便能雇佣这些乞丐整整一天。

怕是后世的那些资本家,都要赞叹这个时代对劳动力压榨的水平之高令人望尔项背。

但在东京城的乞丐眼中,叶安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大头…………

对于别人来说费力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却是毫不费力,他们只需要散播些消息,便能得到不错的报酬,甚至连乞丐们都认为云中郡侯就是个傻子。

就算是做好事也不需这样的奢侈吧?

散播消息本就是乞丐们的“特色服务”,不过与乞丐的这次接触后果,叶安也发现,事实上这些乞丐非常的有利用价值,而并非是人人不愿沾染的存在。

东京城中发生的事情,最晚知道的永远是官府,百姓都比他们先一步得到消息,至于衙役却是比大大小小的帮派要晚一步而已,否则他们如何破案?如何在官老爷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至于最先知道消息的,永远都是那些躲在角落里寻常人不愿接触的乞丐。

别小看他们的存在,只要想获得事情的第一手资料,去寻那一片地方上的丐头,永远能获得你意想不到的答案,甚至比官府更为详细。

当然,乞丐也是属于东京城中盘根错节势力的一部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必定会有规矩,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暗地里的,规矩永远存在,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遵守。

丐帮虽然松散,但在叶安眼中他们还是有一定组织架构的,他们与无忧洞有联系,与鬼樊楼有联系,甚至与各地的地上地下组织都有联系。

至于管理方式更是让叶安惊叹,非常简单完全没有影视作品中那么复杂的香堂护法之类的,每个地区有一个丐头,这些丐头之间都没有从属关系,也没都没有需要负责的人,他们只对丐帮这个组织负责,而乞丐只需要对自己拜入的丐头负责就行。

在叶安看来,这样的组织架构必定会发生剧烈的矛盾,因为地方上的利益吞并和人心的贪婪是无法约束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各个地区的丐头极度遵守乞丐之间的规矩和利益划分,若是有一片地区的丐头遭遇的意外,或是老死,病死,其他地区的丐头不会去侵吞他的势力,相反而是会从他们这群乞丐中重新选拔一个能维系乞丐利益的丐头出来。

或是本地乞丐一起推举,或是有其他丐头推举,但最终的结果依旧是从内部选拔出替代者。

这种微妙的平衡和为了集体利益的良性循环而出现的搞的标准,在叶安看来已经非常接近于某些组织架构。

这恐怕才是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