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河西自己的道路(1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1097 字 6个月前

河西的制造业已经相当强大和完善了,资源也被集中整合,尤其是战略资源更是全部被收归大政府所有。

从铁矿的开采到收购,从炼钢的小高炉到坩埚的精良,从煤炭资源的开采到焦化,已经形成一套属于河西自己的产业链。

每一样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每一样都需要大政府从中统筹调配,这是辽宋任何一个帝国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宋辽只看到了河西那难以企及的生产力,却没看到生产力背后是河西大政府在运营这一切。

所以,现在的河西兵器制造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甚至是整个河西制造能力的体现。

水力机床的出现使得加工的进度得到大幅提升,而大幅提升的加工进度又促进机床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

在此基础上,河西所生产出的兵刃甲胄自然要更加精炼,遥遥领先于宋辽的水平,这也是为何侬智高不远千里找上河西的原因。

他是见识过河西甲胄精良,兵刃犀利的,河西也一直在小规模出售这些精良的武器,主要提供给各方势力以及宋辽,大理,甚至是交趾的皇亲国戚或是高官显贵使用。

冷兵器的小规模装备不足以威胁到战场,所以叶安并不在意,也乐见河西的冷兵器出口。

要知道简简单单的一把长刀便能卖出百贯钱的高价,那些在水轮锻锤的反复敲打下出现花纹的,往往会被卖出天价,但叶安却知道,有时候那些锻造出来的花纹实际上只是采用不同金属复合锻造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乌兹钢。

复合金属锻造的技术已经被河西所掌握,加入不同元素会使钢铁的特性产生变化,这一点在格物学大力推广的河西已经成为每一个铁厂的基本常识。

格物的特点是什么?一开始每人定义,而叶安给出了他认为的定义,既是“发现,研究,总结,应用,拓展”这五个阶段。

而这也已经成为河西格物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不断的有新学科出现,不断的有人加入其中,现在随便一个河西百姓都能说一句“格物既是探求天地大道!”

格物不同儒学,格物所研究出来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是人眼所能看见的,是百姓所能使用普及的,在人的认知中,这种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要比精神世界的领会更接近大道。

毕竟你说儒学再怎么美好,再怎么教化百姓,那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啊!

而格物能看得见,摸得着,能总结事物的规律和变化,就算是虚无缥缈的逻辑学,心理学,也是能用于实践的。

所以河西的学问在当下世界独树一帜,也成为天下人所惊叹的学识,原因很简单,因为河西的东西都是通过格物而不断发展的。

河西的货物精美,器物独特,无论是兵器盔甲,还是日常所用之物,皆是巧夺天工,而关键是这些东西的价格相比于当下的奢侈之物要便宜些,有些还是河西自创的器物,就比如家具,河西在宋辽各地都开设有工厂,生产出来的家具不断器型优美,还让人用着舒坦,就连宋辽皇宫中也有不少河西工厂订做的家具。

不只是家具,河西的货物种类繁多,宋辽皇宫中所用的更是不知多少,炊具,酒器,铜镜,乐器,礼器,陶器,漆器,铁器,金银装饰品,各种纺织品等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而河西现在卖的最贵,卖的最好的却是玻璃制品,通过不断的研究,河西的工匠已经掌握了二氧化硅的秘密,通过不断的改良工艺,现在的河西匠人已经能够控制玻璃的颜色和纯净度。

在叶安的悬赏下,聪明的匠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这种工艺也使得玻璃可以大规模的生产。

当然,吹玻璃也成为玻璃匠人最拿手的技法,玻璃工厂也是河西的官营工厂,对生产过程进行分割,专人专项以减少泄密的可能。

叶安并没有效仿后世的意大利人,把玻璃工匠送到孤岛上以保守玻璃的制造秘密。

他的办法分简单,告诉每一个匠人,玻璃制造的工艺技术关乎他们的饭碗,生产和销售同他们的薪酬挂钩,一旦技术被全部泄漏,那他们,包括他们的子孙后代的饭碗都将受到影响……

于是这些玻璃匠人把玻璃技术死死的埋在心中,除非儿子孙子进入官营玻璃工厂,否则他们连家人都不会说。

没错,官营工厂在很大程度上采用父子传承的招工方式,这也是河西把百姓与官营工厂,与大政府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办法。

河西经济越好,卖出去的货物越多,官营工厂便越赚钱,官营工厂越赚钱,厂里的工人拿到的工钱便越多,福利也就越好。

当然,河西不光有官营工厂,还有许多民营工厂,虽然福利和工钱比不上官营的,但胜在数量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百姓多了些选择,也多了些养家糊口的途径,这才是叶安所希望看到的,以官营工厂为主体,民营工厂为辅助,制造业和工业水平不断发展,这才是他发展河西的根本道路。

在他看来,发展生产力是不会错的,古往今来,就算再往后千百年,生产力发展也依旧是时代的主旋律。

所有的东西,无论政治,经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