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千古一帝明孝宗(1 / 2)

明史之中记载,在洪武年间就已经规定了,官吏的衣服和帐幔,都不允许用玄、黄和紫三种颜色。

到了明英宗时期,黄色已经是皇族专用,皇族以外所有人都不允许使用。

景镇官窑在元朝,就已经设定。

元朝统治者对于黄色并不敏感,加之黄釉的烧制比较麻烦,自然就一直没有什么进步。

到了明永乐年间,官窑就一直在研制黄釉的烧制方法,到了弘治年间终于有了成果。

黄釉成了皇家专用的御用瓷,为了防止配方外传至民间,御窑厂秘方是被严密控制的,民间的匠师们很难得到这些秘方。

黄釉瓷如此珍贵,所以今天我们在拍卖会上,见到的弘治年间的黄釉瓷艺术品,成交价格都很是不菲。‘

这也再次肯定了,弘治黄釉御瓷的身价地位。

其实,弘治时期的娇黄瓷,是个意外的惊喜。

弘治黄釉瓷是历代黄瓷至尊,盛世意外之美!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比如清朝是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五彩、粉彩也好,珐琅瓷也罢,都是在最高统治者的关注和扶持之下,才有所发展。

而弘治时期,明孝宗基本上不过问御窑厂的烧瓷。

在他在位期间躬行节俭,不好玩乐。

虽然迎来了明朝的盛世中兴,唯有皇宫艺术品,并没有得到飞跃的发展。

弘治朝的瓷器,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都不及永乐、宣德和成化年间的瓷器名气大。

虽然我们在博物馆之中,看到皇家官窑瓷的精美之时,总是由衷赞叹。

但在当时来说,大量烧制官窑必定会劳民伤财。

明孝宗就是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位期间几乎不问窑事。

而他的父亲明宪宗,则是一位典型的玩乐帝王。

他死后,留下了很多技艺高超的匠师。

所以,即便弘治再勤政节俭,皇室祭祀制度,还是不能少的。

史料之中记载,明孝宗愤恨烧瓷劳民伤财,曾经想要下旨废除御窑厂。

张皇后赶忙相劝,就算皇室御用的瓷器可以省下不做,但祭祀大典所用的瓷器是肯定少不了的。

如果废弃了御窑厂,和祖宗规矩公然叫板,不仅皇室不满,朝臣不满,百姓们也会觉得皇帝触犯天地祖先。

明孝宗思及此,才放弃了这个决定。

弘治朝的御窑厂,主要还是为祭祀大典烧制瓷器。

根据洪武年间所定的《大明会典》,祭祀所用的瓷器分为红、黄、白、青四种颜色。

明孝宗下令御窑厂,放弃其他五花八门的瓷器品种,专心烧制单色瓷器。

也便是因为如此,弘治时期的黄釉瓷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也是因此,这才有了娇黄欲滴,历朝最盛!

弘治时期的黄釉瓷是历代官窑黄瓷之首,后来历朝历代都难以超越。

到了正德年间,黄釉瓷的颜色逐渐变深,后来历朝历代都达不到弘治年间的水准。

因为弘治年间娇黄瓷的成功太过意外,民间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这个传说解释了为何在弘治年间,单单是黄色的瓷器烧出了飞跃。

原来当年张皇后和明孝宗亢俪情深,张皇后是一位贤良的一国之母,但她的兄弟仗着妹妹的身份嚣张跋扈。

明孝宗一生只取了一个皇后,和她一直像百姓一样生活着。

他不想让大舅子的事情,伤了夫妻和气,也不想这个蛀虫继续危害朝堂,伤害百姓。

于是他便想了个法子,提点了这位大舅子。

一日,明孝宗邀请张皇后的娘家人一同吃饭,正吃在兴头上,督窑官送上了最新烧制的祭祀瓷器。

明孝宗拿起黄色瓷器问道:“这是什么瓷?”

督窑官道:“这是浇黄釉。”

明孝宗若有所指地看了看宾客席,状似漫不经心道:“浇黄浇黄,骄横必黄(亡)。”

此话一处,众人皆知明孝宗是在敲打大舅子,皆不敢吭声。

明孝宗又道:“颜色虽好,也要用心掌握火候。”

众人脸色不佳,唯有督窑官十分认真地记下了明孝宗的话。

回去之后仔细琢磨,想来明孝宗对娇黄瓷十分满意。

御窑厂工匠们从未见明孝宗对瓷器这么感兴趣,就对黄釉瓷的烧制更是用心。

所以,就算在这位从来不重视,甚至是有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