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告诉他人这个事实。” 李牧举起酒杯,环视周围:“你们是因为秦王的威严和秦国的强大,以及对楚国不满才投降,和城中一些关于朱襄的流言无关。” 众人立刻心领神会。 李将军一定在城中听到了他们惧怕朱襄能惑民、能灭神,所以才失去了抵抗之心的流言。 显然,李将军不希望有关于朱襄公的流言出现,以免朱襄公声望太过,让秦王警惕。毕竟朱襄公不仅是秦国的大贤,也是秦国的外戚,关系到秦国王位争夺。 他们立刻纷纷保证,自己立刻会让朱襄公相关的流言消失,开始大肆吹捧秦王和秦国。 我们确实是因为秦王太英武、秦国太强大,所以才早早心向秦国! 李牧见这些人很识趣,便投桃报李,给了他们许多便利。 李牧基本没有动主动投降的地方官吏编制,只在比较重要的地方用军官替换;也没有收缴他们的税收,只接受合适的供奉。 李牧还大摆宴席,宴请当地名门贵族交流感情,与他们互赠礼物,并承诺送他们族中青年才俊去咸阳学宫。 “如今天下贤才尽在咸阳学宫,你们偏安一隅,虽生活安稳,但想更进一步便是不可了。”李牧和蔼道,“如果你们有让家中年轻子弟更进一步的想法,我可为你们写推荐信,推荐你们去咸阳学宫入学。” 当地豪强纷纷意动。 虽然让家中年轻子弟千里迢迢去咸阳,他们担心秦王将其当人质。但如果秦国一直这么强大,真的统一了天下,那么自己家族想要更加显赫,留在当地当地头蛇显然不可能。 再者,就算他们为家中年轻子弟聘请了老师,也远远比不过咸阳学宫的贤才。有识之士谁不想有更好的老师?只是碍于世道大乱,不敢轻易出门。如果有秦兵护送,从水路进秦,他们就不怕路上遇到意外了。 李牧再次诱惑:“过些时日,待楚人安分一些,朱襄应该也会来此地。他对吴城十分向往。你们选择家中青年才俊,可先在朱襄手下入学。若朱襄看中,将来带他们一同回咸阳,恐怕前途会更好。” 豪强的眼睛亮得像火把。 如果能投入朱襄公门下,还担心什么人质?! 哪怕是提前在秦王王位争夺中站位有危险都没关系,但他们现在想冒险也不可能得到从龙的机会,连去赌桌旁边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朱襄苛刻,恐怕很难。”李牧转动了一下酒杯,将青铜酒杯放在桌子上,发出一声闷响,“你们也知道,朱襄仁爱,在他眼中,贵族庶民皆是人命,不会厚此薄彼。你们若想让子弟跟随朱襄,不仅要选有仁爱之士,还要能吃苦,能 放下身段与朱襄一同行走田野。” 他摇了摇头:“难。” 李牧为朱襄造势之后,让当地豪强自己为难去,自己继续训练和扩充水军。 朱襄正如李牧所说,扛着锄头,带着弟子,牵着政儿,慢悠悠也往长江下游走。 他一路走,一路指导秋种。 中原种植冬小麦,南方也可以种。至于水稻,就等开春之后再种了。 无论种冬小麦还是种水稻,冬季都不能闲着,该整地整地,该修水利修水利。朱襄还将水车、石磨、舂米工具等传播到自己所走的地方,告诉他们如何吃麦吃稻更加美味。 朱襄让村中长老管理石磨,与他们约定如何让村民借用石磨,收取少许粮食或者劳役来弥补石磨管理的费用。 “不要贪婪。整个村庄都富裕之后,你们的生活才会更好。”朱襄挨个村庄叮嘱,“秦王现在在咸阳选官,天下贤才都能考官。以后还会在各地兴建书院,让各地庶民士人考取官吏。你们只有让村里大部分人吃饱肚子,才能有更多的人读书。若村庄里有人做官,不比贪图一点点石磨的收益强?” 当地村老都很惊讶:“我们也能考官?” 朱襄道:“你想,秦国很快就要统一中原,占领那么多地方,总要有人来管。如果让六国旧官吏去管,那么那些地方是秦国的地盘,还是六国的地盘?秦王那么英明,当然会选拔新的人才。” 村老信了。 因为李牧攻打下新的土地时,就是任命当地没有当官吏的士人去当官吏,而不选择原本的官吏。 这样其实换汤不换药,因为当地官吏基本也是当地名门望族。李牧换来换去,其实还是他们家族的人。 但李牧此举的含义,就是向当地人放出一个信号,这里已经是秦国的地盘,楚国原本的那一套说了不算。 而且虽然同是当地望族,但望族中人心也不齐。即便是兄弟血亲,也可能是仇人。他们自然希望让别人下去,自己当官吏。 朱襄的话让当地人生出了
第 99 章 红烧江鲈鱼(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