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场考试通常不会偏离儒家经典的范围,都不用秦扶清做预测,这是肯定的。
每个立志科举的都会把儒家经典背的滚瓜烂熟,至于各家经典翻译,也都有所了解,可以儒家经典为文,又与照抄或是翻译儒家经典不同,而是需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来。
从乡试开始,科举就不考死记硬背了,而是考随机应变,考考生对学问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除了要熟悉儒家经典以外,还要求考生平日里有自己的想法,能用先贤之风表达出来。
这对秦扶清来说并不算难,做诗和经义都没有太大的限制,时间有三天,他无需着急,养精蓄锐,先在草纸上答题,再细心腾挪,这才是取得高分的秘诀。
前世高考时,老师们总是谆谆教诲,提点字体在高中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在古代科举考试里,字迹和字的正确率,也会影响成绩。
试想啊,把两份相同答案的试卷放在皇帝面前,一份写的如鸡走狗爬,一份写的工整干净,皇帝会选哪一份呢。
秦扶清一直都很注重练字,为了科举,他还特意练了楷书,力争做到正而有型。
其实对他来说,三天时间就答这么些题,还没有前世高考两个半小时答完试卷还要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来的紧急。
不过毛笔字和后世的字不一样,写不快,文章也没那么好作,有的人花了两天半时间做好文章,剩下半天闲着时又想到了更好的答案,改不改心里都有遗憾。
秦扶清用前两日答好题,其他时间用来修改,改到确实找不到可改的地方了,他才静心休息片刻,养好精神,开始抄写。
考完第一场,就来到了第二场,第一场考四书,那第二场就考五经,以五经一道,试诰、表、诏、判一道。
时间依旧是三日。
这三日,秦扶清依旧如同第一场那般,前两日作答,改到极致,然后抄写。
考到第五六日时,就有人开始绷不住了。
在号舍这么大点活动空间,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专门盯着,吃不好睡不好,还要浪费脑细胞,一些身体不太好的读书人,被昼夜温差击倒,上吐下泻,压根无法再答题。
这样的人,就会被官兵给带下去,当然,并不会赶他们出考场。
考试一日不结束,贡院大门就不会打开。
别说人了,就是一只苍蝇飞出去,都要被检查三两遍。
秦扶清为生病的伙计默哀三秒,再一次担心起二哥的身体。
他倒还好,除了有些着急,身体感觉良好,这么多年锻炼身体的习惯可不是白养成的。
就是平日里活动空间大,如今猛地被关在狭小空间里,实在难受。
等到第三场考试时,大家精神又松懈了些,想到快要出考场了,再怎么不舒服也要咬牙把最后一场考完。
第三场考试,是五道结合经学理论对时下发生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是见解。
一问,自昔有天下者,各有所尚。夏之忠,商之质,周之文,其尚各殊,其人君故欲以所尚率天下乎?抑因时势人情之自然而从之乎?三代以降,若汉唐宋,传国皆数百年,其所尚亦可推而知乎?或谓西汉尚经术,东汉尚风节,二者果孰优乎?宋道术文章名于世,非东汉所及,而风节之美,乃有愧于东汉,何耶?唐世忠臣节士,后先相望,或以为太宗好谏诤,故感发使然,其果然欤?然则欲变风俗,使尚忠义、有节操,盖为治之急务,行何道而可以致之欤?顾明言之。
二问,为治者固不可先利,而食货不可阙然。孔孟言治道必首仁义,岂仁义固有自然之利欤?后世以圣贤之说为迂,然求利太深者,必失其利,岂非专利者必有害欤?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免租之诏屡见,而除田租不征者十有一年,宜其贫也。而太仓有腐粟,钱贯朽而不可较,国与民皆富,何欤?武帝之时,言利至详,国不富实,海内虚耗,又何欤?圣上嗣位,取法汉文,免田租,除逋负,恩惠至厚,抑富民足国之方尚有可言欤?
三问,董子曰:“郡守、县令,民之师帅。”人君爱民,必慎择守令。汉之时如龚遂、黄霸之为守,卓茂、鲁恭之为令,皆然表见称于史。贤才代不乏人,使诸君子任铨选之职,果何法而尽得龚、黄、卓、鲁其人以任郡县之寄乎?使诸君子将有郡县之寄,果何为而可以如龚、黄、卓、鲁之为乎?他日之设施,即今日之所蕴蓄也,顾陈其说。
还有四问五问等。
每道题都有不同的针对,比如这第一问问政国家君王的喜好对国风的影响,第二道题又和民生有关,第三题与选贤举能有关。
从君王问到百姓再问到官员,每一道都是国家命脉之相关。
而这也是秦扶清最喜欢的题。
当官为了啥,不就是为国为民为自己吗?
身为臣子,纠正君王的错误,做对百姓好的事情,为百官之表率,这才是好的吧?
秦扶清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觉得第三场考试倒是比前两场快乐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