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斗法(1 / 1)

缚誉两口子来过一趟,小巷子里的人看吴岁晚的眼光又变了。

那个娘们儿了不起,不仅搭上了混混头子,还有一门不知做啥营生的富裕亲戚。

那是坐着豪华马车,养着马夫侍卫,穿绸缎戴金钗的亲戚呀!

这条巷子,穷了五六十年,连个会认字儿的人都没有。突然来了两个穿金戴银的贵客,差点闪瞎他们的狗眼。

有些人是很奇怪的,他一个月赚五百文,你一个月赚三百文,他瞅你是异常顺眼的。

他一个月赚五百文,你一个月赚五百文,他瞅你又是不顺眼的。

他一个月赚五百文,你一个月赚一千文,他瞅你是眼睛疼的,肚子里是鼓着气的。

不在背后使使坏,那是抽筋扒骨的难受啊!

但是,当他一个月还赚五百文,你一个月能赚五两的时候,他见你是笑着的,是敬着的,也是害怕的。

吴岁晚在他们眼里,有钱,有人,有关系,绝对的人中龙凤。

年后,济世堂迟迟不开门,吴岁晚在家越待越懒,尤其得了未轻煦的两本医书以后,除了买吃食配药材,几乎都是不出门的。

就算三五日出去一趟,也是满身的不舒服。因为巷子里的男女老少,见着她就点头哈腰。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都给她作揖,像是见到了县太爷。

从人人欺到人人敬,不过年前年后的短短两个月。

市井里的冷暖,也蛮有意思的。

没有人敢招惹的感觉,也蛮有趣的。

吴岁晚继续窝在她的小破院子里,指点江山。

缚誉那边,连自己的,带租用的,开春种田超过千亩。

立夏以后,他会筹备第三间杂粮铺子,苗老旺组建马帮的事宜,也会有些眉目。

秋收之后,缚家两口子安排好荣城事务,就会带着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来北宁县闯荡。

买田地种粮,开铺子卖粮,用自家马帮运粮。等到他们在北宁县站稳了脚跟,再想着往希城,往平城,一点点扩张。

到那时,开药铺子的事情也可提上日程。自家的田地种药,自家的铺子卖药,自家的马帮运药。真像缚誉所说,银子会骨碌碌往她家里滚的。

一切都不能心急,按部就班,稳扎稳打,自然水到渠成。

眼前的麻烦事,北宁县县太爷排在第一。

正月末,小六子传来消息,袁大夫给县太爷送了二百两白银,城郊一座宅院,外加两个貌美的丫鬟。

随后就有人去衙门告状,说春善堂卖毒药假药,致使他老母亲服药后暴病而亡。

衙门派人来,先是带走了两个伙计,而后来了三五个懂医术识药材的,在春善堂一通翻检找证据,再三天后,衙役又带走了两个大夫。

春善堂没有关门,但是,大夫们人心惶惶,病人们紧张观望,济世堂趁机重新开了张。

吴岁晚淡定得很,一方面派人给大夫伙计们的家里送了安抚的银两,一方面催促小六子们快点查找县太爷的短处。

果然,能够收受贿赂的人,本身就是一颗臭鸡蛋。

北宁县的县太爷,是有些才能的人,长得也好,今年三十出头。但他却不是正经科举爬上来的,而是靠他岳父捐的官。

据说,县太爷的夫人其貌不扬,性情彪悍,极不招人喜欢。但她家里三辈从商,金银玉器的生意遍布好几座城。

你说往上找吧,人家嫌她出身商户长得不顺眼。你说找门当户对吧,人家也不差银子,也不至于找个又丑又悍的。

没法子,总不能一直养在家里,只能将就着往下找。但找得太差也不甘心,四处寻摸,还真碰着了好的。

北宁县令年轻时,长相标致,出身清白,识文断字,唯一的缺点就是家里穷,没啥前途。

巧了不是?县令啥都挺好,就是缺银子。县令夫人啥都差点意思,就是不缺银子。让谁来说,这都是妥妥的天生一对。

岳家对他是十分满意的,家庭贫困拿不出手,没有正经营生不好听,这些都不是事儿。

咱家不差银子,给你在衙门捐一个小官儿,八品九品的用不了多少钱,脸上好看,姑娘享福,就是一门好亲。

一开始,岳家是惊喜的,女婿是能扶得上墙的,是个人才。再之后,岳家是担忧的,女婿太能干了些,甩了他家女儿不要太容易。

原本是我图你家财,你图我人才,双方地位应该是平衡的。

但是,两家皆是心思不纯,相处中难免一方压制一方。

虽然,县令不是上门女婿,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妻子处处霸道,他在岳家总是抻不开腰来。

即使他靠着自己的能力爬到了七品,得了上峰赏识,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那也架不住妻子整日在耳边提醒,让他不能忘本,不能忘恩。

不用去他家看两口子的日常,也能猜出来县令夫人的嚣张与忐忑,以及县令大人的厌烦和仇怨。

有些女人总是不明白,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后来是后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