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哀婉不决。
永成帝在听到消息一时间悲怆,尤其是在看见老太傅遗书时,声带哽咽,让人将其厚葬了。
老太傅既哀痛,因自己之过,导致圣旨被篡改,还害的褚世子和楚府三姑娘背上流言太过自责,才会悬梁自尽。
老太傅为人良善,体恤百姓,时常救济流民,且本就是当世大儒,被不少人所景仰,他死的消息,不过一日便在京都掀起风浪。
有甚者开始议论,若非镇国侯府,不得罪了那柳编修,事情也不至于此,又有言道若是不收回圣旨,将错就错,老太傅也不会自责而死。
一时间议论镇国侯府的人良多。
镇国侯父子,在听到消息时便进了宫,表示圣旨虽收回,但婚事不变。
褚昭连忙跪了下来,“臣与楚府姑娘阴差阳错,实乃天命姻缘。”
永成帝叹了口气,“也好,让老太傅走的安宁些,既然如此,便好好准备婚事吧!朕命礼部替你操办,楚府姑娘虽出身不显,但听闻楚家一向以诗书传家,教导的女子向来贤良淑德,想来也是不错的。”
镇国侯始终低垂着眸子,只听见陛下这句话,眉眼不仅跳了跳。
贤良淑德?
陛下这是不知京都的传闻?
镇国侯安耐住心里的想法,和褚昭一同出了御书房。
李公公奉上茶水,“都说褚世子清雅如玉,今儿到底是要染上瑕疵了。”
永成帝拿起奏章,神情晦深,淡淡道:“无暇不成玉。”
出了宫墙,马车里,镇国侯叹气,“此事委屈你了。”
早知晓这桩婚事难推掉,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没想到竟然出了老太傅这一桩事,如今陛下想要这桩婚事成,那些被煽动的百姓亦想。
他们镇国侯府,也只得按“天下”的意愿来办。
圣旨可收回,但这婚事得成。
在永成帝派人来收回圣旨的时候,镇国侯府,派人来提亲的队伍,同时到了楚府门前。
楚明德看着面前仪表堂堂的褚昭,不可置信道:“世子所求的当真是我家三姑娘?”
这圣旨不是已经收回了吗?
怎么可能还来提亲。
楚明德扫视了下褚昭身侧的礼部官员,几乎是难以接受。
他最瞧不上的女儿,竟然真的攀上了镇国侯府这棵大树。
有礼部的官员在,婚事很快便定了下来,只不过楚盛窈如今还未及笄,生辰在六月六,婚事便安排在七月初。
还有几个月左右时间,说起来还是太赶了些。
提亲的人走后,两府定亲的消息,如雪花般传遍京都。
激愤的百姓一时间竟然哑然,老太傅因一诏圣旨身故,百姓惋惜哀痛,移情到圣旨上的姓氏,对上面的人发泄不满。
关于婚事若成,老太傅不至于身死的话,不知何时传起。
谁又能想到镇国侯世子,竟然真的聘得楚府三娘子为妻。
第24章 第24章
婚事定下,府里对楚盛窈的风向一下子变了。
清高自持的楚明德,好像回想起她幼时的乖巧可爱,有了几分慈爱,全然忘了命人拖她上花轿时的冷漠无情。
院里堆了许多的东西,衣食住行样样俱全,府里的管事也是罕见的恭敬,“姑娘若是缺了什么用度,尽管跟小的讲,小的好给您制备齐全了。”
楚盛窈点头,让人将这小厮送了出去。
人情冷暖在此刻,表现的淋漓尽致,早先她不过是名声受损的庶女,不会短了她吃穿,如今倒是人人巴结起来。
春和不屑的看着管事,当院里仆妇目光落到此处时,砰的将门关上。
几日前,院里看戏的,落井下石的婆子不在少数,如今姑娘得了个好婚事,倒是全然变了一副面孔。
令人不耻!
楚盛窈坐在窗边绣着护膝,近日来多下雨,祖母膝盖有些疼。
楚明德这些年表现的纯孝,在林六爷找上门来时,派人将祖母幽禁在正熙堂,显得可笑至极。
秋泠推开门,看了眼门外的仆妇,再看了看春和,一下子就明了。
“和她们置气作甚?姑娘没几月,便要嫁入侯府。”
她转眼又瞧见放在桌上的红色绸缎,“婚仪时间紧,姑娘不若先绣盖头,这护膝让我与春和替您做。”
通常成婚的盖头,是由新嫁娘绣的,一针一线,都代表着新婚女子的娇羞和对婚后生活的期盼。
楚盛窈瞟了眼红绸,推拒道:“还差一点儿就绣好了,不急。”
“姑娘不急,瞧着褚世子倒是急得很,早早定下日期,就等着您过府呢。”秋泠打趣道。
姑娘的婚事,那是再好不过了,除开镇国侯府的威严,褚世子本人可是才华横溢,恪瑾守礼,六元及第,京都不少女子都为之倾慕。
楚盛窈眸子低垂,耳廓泛着红,女子对婚事本就是羞涩的,尤其是她终于要离开楚府这座牢笼了。
“三妹妹摊上好婚事,瞧瞧这院子,我竟瞧不出,原是个庶女的院子。”
楚盛萱人未至,声先到,等走近后,打量着楚盛窈的房间。
屋内确实多了不少的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