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学堂(1 / 2)

赫连十七见眼前人的人这么识相。

也将自己带的东西拿出来。

“这是你求皇上的东西,是皇上让我带给你的!”

一块金牌,和一封信。

“金牌在,可保你畅通无阻,也可保你一世平安。”

“可若是你做了不好的事情,金牌自当收回。”

秦羽接过信件,翻开看了又看。

皇帝亲笔书写,“可行二字!”

秦羽有些无语。

既然能做,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开手脚了!”

秦羽笑了笑,招呼来张村长。

村长走了过来,见到几个人都站在一起,尤其那个赫连十七看起来就不是普通人的模样。

有些战战兢兢的走了过来。

“村长,你刚才问我的事情,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

“皇上心怀仁义一心为民,为了培养对国家栋梁之才,会出钱建造学堂,你现在可以找人建造学堂的事情了。”

“争取明年开春后,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学堂。”

秦羽说完,赫连十七当即脸色就不好了。

一把将秦羽拉到旁边去。

“你在胡说什么,皇上什么时候说要出钱修建学堂的事情。”

“你莫要信口开河,诓骗孩童。”

赫连十七对眼前的人的话,很是不解。

原本还有些好印象的,此刻也有些不满了。

秦羽甩开了衣袖,手腕都被掐疼了。

今天光被他们拉来拉去了。

“大人莫要担心,我这么说,只不过是让大家知道皇上为国为民,哪里真的要皇上出钱了!”

秦羽解释。

当初要和皇帝合作,也只要皇帝担名声而已。

他也没有胆子真要皇帝出钱。

不说皇帝的为人,她也只是听过。

都说皇帝仁孝还仁慈。

具体是什么模样自己也不知道。

但是百姓不怨声载道,就已经是个好皇帝了。

所以这名声,自己就是送了 又如何。

“当真?”赫连十七有些不相信。

这事情自然是好事,就是出钱也是应该的。

可问题就在于皇帝现在不仅国库空虚,连自己都十分的节省。

让他出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按理皇帝也是不需要派人来的,可实在是因为缺钱的。

但是这事情交给谁皇上都不放心,这才让自己来一趟。

赫连十七自然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刚才提到钱就立马紧张了。

秦羽点头,给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赫连十七见状,这才安静了下来。

“村长,皇上心怀天下,却也是心有余,所以会召集商人,将钱落实到位,您即可放心大胆去做!”

“作为试验的学堂,他们将来的成果都关乎到未来全国疆土的孩子未来。”

试点学堂,往后会慢慢的多起来。

村长听着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是听到是皇帝的旨意。

心里对皇帝十分的感恩戴德,此刻就是秦公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秦公子你放心,我知道轻重,我知道是皇上的心意,在他们没有成果之前,我都不会说的!”

秦羽满意点头。

“现在只管去做!”

赫连十七这才放下心来。

“村长这是好事情,你们村真的有福气了,能遇到秦公子!”

赵临走出来,对村长说。

秦羽想起什么,对着赵临说道:“赵大人有件事情我觉得和你和村长商量一下。”

“你说,你说就是了!”

赵临见秦公子这么客气,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都是他说什么自己听的,哪里还用得到商量来。

“我之前忘记了,这村长毕竟是一村之首,三个村的人搬来后,还是村长村长的。会让人混淆。”

“如今合村并镇,既然并了镇子,那么就该有镇长。”

“那么这么大的村子,管理起来也是困难,不如分组。”

“每三十户分为一组或者每五十户,或者某一路段分为组,划分区域组员管理。”

“选择组长学习,将组员的问题和事情,尽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当初忘了说了一嘴,招工的时候一直是几个村长村长的,也不知道谁是谁。

既然都解决好了,那么现在也该上规划了。

赵临和村长对视一眼,都在心里想着事情。

赵县令想了想,有些为难。

“这组员倒是不难,这组长学习这事情有点难。”

毕竟没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既不认识字也不认字,村里认字的人少之又少。

怎么学习,和谁学习都是一个问题。

这些一连串在一起,他也是费解的。

这事情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所以还得从长计议。

村长此刻正沉浸在学堂事情的冲击里。

也无心想太多,高兴的回去办事去了。

秦羽告诉赵临,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