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学习心得发表到了内参上(1 / 2)

开学之后,张恪清他们在党校上了四周的课,每天平均要六个小时,还有两个小时的课后讨论。

并且每周大家还要写一篇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交上去,其中优秀的有机会发表在校内的刊物上。

所以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不只是真的想加深理论知识,提升理论水平,也想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发表出来,那就有可能被更多的领导看到,说不定就被哪个大领导关注,从而得到升迁。

这时候同学们能力之间的差距也体现出来了,很多同学可能已经很多年没有亲自写稿子了,都是秘书或者文秘科的同志代笔,他们看一遍之后照本宣科的讲话而已。

也有的干部对电脑十分生疏,打字很慢,还不敢让秘书帮忙写,因为学校禁止通过邮件或者u盘什么的将外面的资料随意带进来,一旦发现可是要开除的,所以只能请其他同学帮忙。

张恪清作为年龄最小的,没少帮一些大龄的同学打字,也通过这件事,从那些同学的文章里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人情。

也许这个人情并不大,但这些同学肯定都会还的,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对方就能给自己一些帮助。

或者是一些政策,或者是一些合作,又或者只是跟他透露一些消息。

第四周课程结束之后,很快也要到春节假期了,张恪清也将自己写好的一篇文章打印好,交给了班长赵志强。

“恪清,你这篇文章写得好,我看肯定能发表到校内刊物上。”赵志强笑呵呵的说道。

他发现张恪清虽然年轻,但理论水平却很高,而且一些理论也很超前。

“不过你怎么会想到依法治国这点,我们之前学习的可并不包括这些。”

他看了张恪清的文章,写的很好,切入点很巧,理论扎实,也很有前瞻性。

但就是太有前瞻性了,有可能弄巧成拙。

很多人都说在官场忌讳特立独行,那样容易被其他同志孤立;但也只有特立独行的人,才更容易被领导看到。

可是像他们这批来党校省部级研修班学习的人,本来就已经被领导看到了,还有必要弄这些夺人眼球的文章吗?

会不会让领导觉得太想出风头,从而导致不喜欢?

张恪清解释道:“班长,我们学习的理论课程中,不是也有一些违法犯罪的案例么,其中有不少引起了百姓很多争议,有的是认为对官员的处理太轻了,有的是认为对一些事情处理太重了。”

“经过了多年的普法工作,我们国家的百姓很多法律意识还是比较淡薄,遇上事情的时候也不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反而让自己有理变没理。”

“还有很多干部在处理群众事情的时候,也不知道讲法律,反而是和稀泥,我认为这样不好。”

“而且我这个可不只是依法治国,同样还包括了以德治国。提升百姓和官员的道德水平,让道德感来约束他们的某些行为。”

“从小我父母也教育我,做事的时候要不违法、不背德,我也想分享给大家。”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这是过两年要被提出来的口号,也很快会被贯彻落实。

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效果非常的显着,打架斗殴、聚众闹事、黑恶份子等明显减少,一些家长里短的矛盾也变少了许多,那些不讲理却又钻了法律空子的人会被网友们谴责,从而承受巨大的压力,改过自新。

他觉得在校内刊物上留下一篇文章也不错,所以很认真的写了这个,也算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检验。

“这个就是我这次最大的心得体会,让班长见笑了。”

赵志强笑呵呵的说道:“我是笑了,却是为你高兴,可不是嘲笑。你这个思想认识水平比我高,我也要向你学习。”

“还有从对同学们的帮助上来看,你也做的比我更多,一些表扬我受之有愧。”

张恪清帮助不少同学用电脑录入文章,却跟那些同学说是在他的建议下做的,让他也收获了更多同学的好感。

这些传到了校领导的耳中,他也因此被点名表扬了。

“班长,难道我们这些文章你没给指点和帮助吗?就像是我这篇文章,你不也帮我改了一些词句,你也确实说了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张恪清也并不完全是恭维,他也从赵志强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这段时间赵志强完全没有摆出班长或者正部级干部的姿态,让人相处的时候很舒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也都很高。

“恪清,咱们就不互相夸奖了,我也要趁着放假回龙江去,处理一些积压的工作,等我过了年回来,我们一起去调研实践。”

赵志强将所有人的文章送到了袁国栋的办公室,聊了两句之后就离开了。

袁国栋看着那一摞文章,发现上面第一本竟然不是赵志强的,署名是张恪清,顿时来了兴趣。

打开仔细看完,他感觉越来越惊喜。

“他对领导的讲话能领会这么深,而且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唐文忠给了指点吗?”

“不对,唐文忠在这方面的理解恐怕也没这么深。”

袁国栋当然知道张恪清是唐文忠的女婿,唐文忠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