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在此时也是国策,国际上有太多国家靠着招商引资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目前国家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也让更多的外资愿意来国内投资。
明显是个双赢的局面,为什么张恪清说会出大问题?
上头那么多人都没发现,张恪清就敢如此断言?
是不是刚才他夸了张恪清两句,让这小子有些飘了?
黄远峰也给张恪清打着眼色,不知道姑父是商务部第一个大力支持吸引外资的领导吗,张恪清不是挺聪明的人么,怎么乱说话?
张恪清解释道:“叔叔,不是我不看好这个政策,我就结合县里的工作经历,谈一下这个政策可能出现的问题吧。”
“首先,现在各地政府鼓励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资,可并非所有外资都是好的。”
“许多外资企业来我们国内投资,看重的是廉价的劳动力;有的是想绕开关税壁垒,更快的占据国内市场;还有的甚至是被从其他国家地区赶走,来我们这儿继续坑钱的。”
唐文忠不高兴了:“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干部连这点基本的判断都没有?”
坑钱?哪儿那么容易!
“叔叔,您穷过吗?那种特别贫困,一个月吃不了一顿肉的情况体会过吗?”
“但这种地方,在国内还有不少。如果这时候有一家外资企业去这种地方投资,当地政府是否会举双手欢迎,给足了各种优惠政策?”
“刚才咱们也说到了电子产品,现在有许多做电子垃圾回收的企业,就是回收那些电子产品上的元件,提取稀有金属等材料。”
“这个可以投资很多,但也可以投资很少,其中最大的投入是环保设备,价格极高。”
“您说一家企业会为了一年一千万的利润,投入上亿的环保设备吗?十几年才能赚回来本钱,这十几年时间哪怕存银行利息都几千万吧?”
“可如果不要这个环保投资设备,只需要投资一千多万,就能保证每年上千万的利润,这就非常吸引人了。”
唐文忠打断张恪清的话:“你说是那些污染环境的投资?这个会责令地方政府,必要的环保设备必须有,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张恪清还是摇头:“叔叔,不是那些人目光短浅,他们也知道这个污染,甚至对方可以承诺会投入环保设备。”
“但开工之后,他们没有钱上马环保设备,地方政府怎么办?让工厂停工?之前招收的那些工人就没有工作了,期待中的税收也没有了,政府的先期投入也打了水漂,还会被上级责问。”
“继续悄悄的开工,能赚钱,能交税,能提供就业岗位。虽然污染环境,但很多也要年才会看到影响,那时候他们已经升官调走了,烂摊子留给的是继任者。”
“这个污染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那些投资商会想尽办法打击国内的同行,甚至吞并一些国资企业,将国资的技术变成他们的。”
“就比如这个vcd是国内发明的,但专利主要掌握在日资企业手中,欧美一些企业也掌握了部分,国内看似发展最快,实际上利润的大头都用来缴纳专利费了,别人再用我们企业缴纳的专利费继续研究新技术,然后再授权给国内企业赚钱。”
“如此就会形成一个怪圈,就是我们看似一直在做最辛苦的工作,但赚取的只是利润的一成,而他们则可以轻松的赚走九成。”
“品牌、技术、渠道这些被外资企业所掌握之后,我们的企业再想发展起来难度要提升十倍,会一直给他们打工。”
唐文忠想起他报告中看过的一些例子,好像确实如此。
看来得开个会讨论一下,对招商引资做一些限制,尤其是吸引外资的时候更不能盲目,不能为了任务而什么企业都往回拉。
“还有什么建议吗?”这时候唐文忠不再把张恪清当成了晚辈,反而是当成了那些专家顾问。
他也都用心的把张恪清的话都记下来,回头一定好好讨论一下,做出限制,不能让招商引资出现太多的问题。
“还有就是要让外商重视我们的法律法规,不要因为他们是外商,能带来钱,就对他们法外开恩。”
“他们可不是高人一等,只不过是来做生意的,有利可图他们自然就会来。可以让他们赚取合理的利润,但不能赚了钱,还要享受其他不该享受的。”
“我们这可是十几亿人的超大市场,没有任何一家大企业会放弃,我们拉投资应该是双向选择,而不只是被选择……”
张恪清把前世知道的一些关于外企投资后,出现的让百姓深恶痛绝的情况都说了,这些许多是之前没考虑到,有些是地方政府太过短视,有些则是完全欺上瞒下,就为了自己的政绩。
如果提前做出一些限制,虽然不能完全将这些情况都消除,但至少可以消除大部分。
明明可以更好的发展,为什么非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未来还要投入更多的钱来治理环境,甚至那些治理环境的公司,还都是国外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长远计划就不得而知了。
刚开始黄远峰还觉得张恪清太自大了,居然在姑父面前说什么政策有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