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精神(1 / 2)

雪山豹影 玛丽苏狗蛋 1026 字 1个月前

“阿肯弹唱有首歌,歌词是这样唱的。”

海纳尔缓缓开口,略微沙哑的声音在夜里的荒原上缓缓响起,温柔慵懒的哈萨克语变成延长婉转的音符,李鸢静静地听着,看不清他的面容,却分明感觉到他近在咫尺,仅仅是在黑夜里听着声音也能在心底临摹描绘出他的样子。

只是,海纳尔只唱了两句,有些意犹未尽,他唱歌很好听。

“歌词大意是……”海纳尔站起来敲了敲沈从文的头,“大地承受不住的东西,人的胸怀却可以容纳,这话不是鸡汤,但你一定要明白。”

沈从文愣了一下,然后缓缓低下头,目光有些受挫,他无话可说。因为如果被误会被那样揣测的是自己,他一定会记在心上,所以他也这么认为海纳尔。可他忘了,海纳尔不是他,海纳尔生长在一个磅礴广阔的地方。

“是,你说的对,比这片大地还要宽广的,是这里生活的民族的心。”

他们三个人坐在一起,恰如那日在雪山上他们躺在岩石上看星星,不过这一次穿的很少,彼此贴着彼此,深切的感觉到了人和人的距离那样近,近到可以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沈从文说:“李鸢,我忽然想,我不仅是因为你留下来的。”

李鸢:“是吗?”

沈从文:“我也挺喜欢这个地方的,喜欢新疆。”

李鸢:“这是你来新疆后,我听见最好的一句话了。”

沈从文:“所以说,明天我们会骑骆驼么?”

海纳尔:“你想骑现在就可以,但明天两百公里的环沙漠公路,你确定要骑?”

沈从文愣了一会儿:“那算了,明天吃点啥?我先说明,我还是吃不习惯羊肉,你们不觉得羊肉很腻么?而且,羊肉对三高人群……”

李鸢给他胳膊上狠狠来了一下:“闭嘴,好好看星星。”

海纳尔赞同:“是的。”

偶尔有流星闪过,他们三人对流星是否能实现愿望而辩论了起来,沈从文对其深信不疑,李鸢觉得都是心理作用,海纳尔说星星好看,仅此而已。

晨曦初破的朦胧光线中,这个紧邻沙漠的小镇也缓缓苏醒,零星传来几声鸡鸣,更多的是牛羊的叫声,赶着牲畜路过的牧民好奇的看着从招待所出来的陌生面孔,远处的沙堆后藏着几颗胡杨。

招待所门口,两辆越野车严阵以待,调查组一共八个人,一辆车上正好四个人,海纳尔的车上便多了一个人,就是组长。组长姓王,三十七八岁,慈眉善目的,听说以前是做石油机井设备的,后来转做了野保,父母是八十年代来疆的知情,王组长说他算是疆二代。

“小海啊,你是新疆哪里人呀?”

海纳尔平稳的开车,一边回答:“克拉玛依,我父母都是油田工人,不过退休以后都住在乌鲁木齐,照顾我姐姐的孩子。”

李鸢:“你还有姐姐啊?”

“有的,我姐姐比我大九岁。”

“建设油田,很光荣的!”王组长感叹:“我以前也很想去到克拉玛依,可惜啊,家庭原因,我留在了乌鲁木齐。那个地方,是个很浪漫的地方。浪漫的意义是人赋予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怀,能在哪里扎根做事的人,都是有情怀的。”

坐在王组长旁边的沈从文看见他镜片下的眼睛里透出某种寂寥的向往,是对现实还是梦想,不知道。可已知他失去了其中之一,好在还得到了其中之一。

海纳尔说:“王组长,有浪漫的情怀,哪里都是浪漫的。”

他们往外看去,沿路的荆棘、芦苇、还有扭曲怪异、奇形怪状的胡杨树张牙舞爪的遍布的,可这是西北之地独有的苍凉的美,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刻。不管是克拉玛依的油田,还是留在乌鲁木齐,怎么样的人生也都是无法复刻的。

王组长点头,眼中有几分释然:“是啊,至少我这一路也并不是全无意义。”

车子飞驰而过,天边残阳似血,像是在热气蒸腾的沙漠之海中追逐夕阳。

夜晚,大家准备在公路旁扎营露宿。这一片是以前鹅喉羚羊最常出没的地方,因为附近有一片很大的湖泊,湖泊周围有植被还有生长繁密的胡杨。

胡杨这种东西,向来有“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称号,这种从第三纪存活下来的“活化石”往往都会让人倍感神秘,李鸢也是这么认为。她来到水池边,看见粗矿又昂扬的胡杨,不知道它在里究竟矗立了多久,抚摸树干,好似有一种穿越时空触摸古老的错觉,李鸢觉得神奇。

当地人把寿命已尽的胡杨做成独木舟,可以借着河流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所以胡杨对他们来说,是神圣的。

至此,李鸢更认为胡杨是新疆人的一种精神,不论哪里,不论多偏远,不论环境如何,总有人在那里扎根生长,哪怕倒下了也有某种看不见的信念留在那里,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后人,精神能感动天地,亦如胡杨。

李鸢不是个很感性的人,她讲逻辑,讲事实,喜欢用数据证明思想,可是这里的太多东西,哪怕只是冬日的一轮暖阳都足矣让她思绪翩飞。

海纳尔走来,问她在做些什么。

李鸢说:“我想,如果我能早点来这里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