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明变法三十年(1 / 3)

“功在当代,罪在千秋。”

声音在蓝玉脑海中不停回荡,让他的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对于这一位处在大明边陲之地的小将陆云逸,心中的重视也愈发提升。

先前他认为陆云逸是如常遇春大将军那般的战阵厮杀之将,战阵兵法无双。

但听到这一番话,却是变成了如徐达大将军那般高瞻远瞩的统筹之将。

至少,在蓝玉不到二十的年纪时,还看不到此等事。

他看向陆云逸,嘴角出现一丝玩味,似笑非笑地发问:

“这些,也是你父亲所传授?”

陆云逸脸色一僵,连连点头:“回大将军,正是。”

“正是个屁。”蓝玉忽然笑了起来,

“他一个文人,如何能懂军伍之事?

本将已经说过你多少次了,年纪轻轻不要心事重重,

锋芒毕露不是什么坏事,能让旁人对你放松警惕。”

“属下知晓了。”如以往那般,陆云逸点头称是,

可看他规规矩矩的模样,蓝玉欲言又止,叹了口气:

“你先前所说乃警世之言,

若你是读书人,定要被京中那些人奉为典范,

可你是军伍之人,此言就是妖言惑众。”

陆云逸默然,大明新立,文武之争虽然刚刚开始,但已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党同伐异之举,时常发生。

“大将军,此乃属下一家之言,只是小道,还上不得台面。”

蓝玉听后,似是想起了什么,面露不屑:

“本将倒是觉得,比京中那些读书人整日圣人云云,

要好得多,也脚踏实地,不是什么空话。

至于你先前所说,

大概之意太子殿下也曾说过,

他说大明是幸运的,宋元二朝一文一武,

都在各自擅长之道走到了尽头,也让我等后人看到,

穷兵黩武不可取,众文寡武同样不可取,

所以如今大明又文又武,武运昌隆,文道昌盛。

至于你所说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也提醒了我,

让我想起了一桩事,太子殿下与陛下共同在做的事。”

陆云逸眼睛猛地亮了起来,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

但理智告诉他,这事不能听,

与他怀中那份名册一般,不能见人,

至少以如今他的地位,听了会有祸事。

于是陆云逸连忙说道:

“大将军,如今战事正酣,要不命前军斥候部护送着大将军去往前军战场?”

蓝玉一愣,站在原地,双手叉腰,来回打量着陆云逸:

“你是东宫所属,又是此战功勋,日后要登上高位,你不想提前听一听朝堂政事?

我说的那事,整个朝堂知道之人不过双手之数,

我也是在与太子殿下饮酒时才知晓,

与你那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之言不谋而合,你不想听?”

此言一出,陆云逸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恨不得立刻逃窜,

任何时候,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

他如今只是一个小蝼蚁,手下兵马不过两千,

不对,此刻可能只有一千五了。

“属下....属下...想听,但不敢听。”

谁知蓝玉听了后,猛地一摆手,嗤笑一声:

“无妨,此事在洪武二十年已经取得成效,听听无妨。”

洪武二十年?

陆云逸在心中快速思索着洪武朝大事,但...似乎与之都没有关联。

蓝玉刚想要开口,陆云逸连忙说道:

“大将军,这里尸横遍野,到处火灰,对身子不好,咱们朝外走走。”

蓝玉起先还觉得此子关心他的身体,很是欣慰,

但随着周遭的军卒越来越少,慢慢安静下来,

他脸色变得古怪,瞪了一眼陆云逸,心中明悟。

刚刚营寨之中人多嘴杂,恐怕隔墙有耳。

蓝玉摇了摇头,缓声道:

“洪武二十年,朝廷下令编制鱼鳞图册,丈量大明土地,此事你可知晓?”

陆云逸眼中露出惊骇,他怎么忘了此事,居然是此事!!

他压制住心中激动,连忙说道:

“回大将军,此事属下知晓,当时盘踞在辽东的纳哈出归降,庆州便来了一些监生,准备丈量田亩,可不知为何迟迟未动。”

蓝玉十分满意,笑着点了点头:

“你可知这鱼鳞图册,太子殿下与陛下用了多少年才将此事定下?”

“属下不知...”

蓝玉面露感慨,浑身充斥着坦然,甚至还有一丝骄傲:

“整整二十年。

洪武元年,大明新立,

陛下命人整顿税制,发现这天下隐田隐户不计其数,

一县之地都是糊涂账,更何况一国。

而且,摆在陛下面前的还有一个大难题,

我在小时候,经常听到一段童谣,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

此言自古流传,皇权不下乡乃天下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