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一更,求订阅)(1 / 3)

第1546章 莫斯科没有眼泪(第一更,求订阅)

10月,赫鲁雪夫按惯例在黑海之滨索契疗养。

此时的莫斯科,远不如黑海之滨温暖,空中阴云笼罩着这座城市,似乎徵兆着不祥。

在莫斯科的一间别墅里,谢列平开口询问道:

「都已经准备好了麽?谢列斯特会同意?一旦基辅那边坚决反对的话,我们是不可能成功的。」

他口中的谢列斯特是乌克兰第一书记,也是乌克兰帮的核心。

「按照赫鲁雪夫的说法,已经七十岁的他也一样是老头子。」

勃列日涅夫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扯到了他的年龄上。赫鲁雪夫早在提出取消「干部终身制」时就多次公开表示打算退休,甚至计划在两年后交出领导权,但这一决定却引发了一些人的紧张情绪。

原因无他,他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为祖国服务一辈子。现在有人剥夺他们的这个权力,他们当然是极其不满的。

「当然,这并不是年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要赶走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是为了个人的独断专行,在过去的几年中,他犯了很多错误,他的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为,谁都无法阻挡他。」

谢列平认可的点头,这正是他参与其中的原因,而勃列日涅夫还在那里自顾自的说道,

「同志们都对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并且正确的理解了我们的苦衷,苏斯洛夫丶波德戈尔内丶谢列斯特都明白,当前祖国碰到的问题根源在哪里。」

谢列平是非常年青的,所以,年龄问题是无法触动他,而勃列日涅夫并没有隐瞒年龄上对很多人造成恐慌,这正是大家支持他的原因。

与此同时,又着重强调了赫鲁雪夫犯下的错误,并且徵求谢列平的意见:

「舒立克,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麽办?」

谢列平当机立断的回答道:

「既然现在,马里洛夫斯基已经站到我们的一边,那麽,我们应该请他回到莫斯科,正式表明我们的看法。」

政变成功与否,军队的作用至关紧要,因此有一个人的存在将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那就是军方领导人,苏联的国防部长马里洛夫斯基的态度,如果他不同意发动政变,任凭倒赫派如何折腾,对于赫鲁雪夫而言,都是无伤大雅的行为。

此前赫鲁雪夫为了节省开支,发展高科技武器,缓和与欧洲的紧张氛围,一意孤行的进行了大规模裁军行动,这样本来就对军队把控一般的他逐渐丧失了军队的信任,也让马利里诺夫斯基最终成为了倒赫派。

这正是他们之所以决定实施计划的根本原因。

得到想要听到的答案后,勃列日涅夫又问道:

「这是个好主意,那麽舒立克,谁去把他请回来呢,这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每个同志都有合适的地方。」

谢列平看着勃列日涅夫,脱口而出道:

「伊里奇,你是第二书记,这个人选当然是你最为合适。」

「我?」

勃列日涅夫脸色一僵,一副对赫鲁雪夫有所畏惧的模样,正如同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性格是随和的,立场是不坚定的,观点不鲜明的,他的耳根子有点软,很容易被他人左右。

而这也是勃列日涅夫为什麽参与其中的原因——赫鲁雪夫虽然很器重勃列日涅夫,但他又常常表现出对勃列日涅夫的「嫌弃」。

正是这种时不时的否定,让已经身为继位候选人的勃列日涅夫感到不安,同时也对赫鲁雪夫产生了不满情绪。

更重要的是,勃列日涅夫自认为能力超群,希望站到台前处理一些国家公务,但赫鲁雪夫却总是要求他负责一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党务工作,这让他常常产生一种壮志难酬的感觉。

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勃列日涅夫最终决定效仿赫鲁雪夫,也搞一场夺权政变。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收集到了太多人的不满,所有人,从各加盟共和国到莫斯科,所有人都对赫鲁雪夫充满了不满。

他看到了大家的不满,也看到了机会,当然也看到各方势力比如苏斯洛夫和谢列平,尤其是谢列平,在过去的几年中,赫鲁雪夫提拔了很多年青人,那些年轻领导人在谢列平的扶持下成长,都出身与共青团干部,对他十分忠诚,他们担任很多重要的高层职位。国家安全机关丶内务部丶电视台丶塔斯社到处都是谢列平的势力。他们都不会容忍彼此成为克里姆林宫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耳根子软,容易被人左右的勃列日涅夫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和往常一样,勃列日涅夫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软弱。

「我并不合适,谢列斯特更加合适,他是乌克兰部长会议主席,乌克兰的第一书记。出身乌克兰值得信任,资历上也没问题。」

勃列日涅夫提出一个人选,乃是苏联境内最强大的地方首脑。嗯,这个时候,还没有俄罗斯总统,也就是说,庞大的俄罗斯是没有领头羊的。

其实,这很正常,如果出现了俄罗斯总统,那麽他所拥有的力量是可以挑战莫斯科的。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局面,就是乌克兰就成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