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釜底抽薪(第二更,求订阅)(1 / 2)

第620章 釜底抽薪(第二更,求订阅)

便宜货谁不喜欢?

在日本的一美元衬衫出现在美国市场后,美国人买起来都不一件两件的买,而是成打的买。

一些经常出差的人甚至直截了当的买上一打衬衫,一天换一件,穿过就丢,甚至连洗都不用洗。为什麽如此浪费?

就是因为便宜——一天的薪水就够买上一打衬衫的了。谁心疼啊。

在一美元一件的衬衫面前,美帝的纺织业虽然打起了贸易战,试图靠着贸易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到最后也只能给跪了。

在另一个时空,日本的便宜货仅仅只是给美国的纺织业带来了冲击。但是现在纺织产品同样也是南洋的拳头产品,要是日本便宜货来了,同样也会给南洋的纺织业带来冲击啊!

「小日本啊……可真不让人省心!」

一想到小日本的「廉价冲击波」可能带来的冲击,李毅安就是一阵头痛,因为冲击的并不仅仅只是纺织业,还会给南洋的「研修生」带来冲击。

现在纺织业是吸纳「研修生」最多的行业,「研修生」对于南洋来说,并不仅仅只是廉价劳动力,还是南洋的生育力!

日本制造的崛起意味着很多日本女人可以在日本本土找到工作,他们还会不远万里来到南阳吗?

这可就是未知数了。

而且南洋能抗得住日本货的廉价冲击波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美国纺织业就是跪于日本,寄于唐山。也正是从日本廉价纺织产品开始,美国工业界从此开始了产业转移之路。然后就是漫长的去工业化道路——五零年代去纺织业丶六零年代去钢铁业丶七零年代去家电业,八零年代的微电子产品……

纵观美国工业界的去工业化道路,其实就是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产业转道路。

「产业转移!」

突然,李毅安的眼前一亮,自言自语道。

「产业转移,南洋也可以实施产业转移啊!」

想到这,李毅安拿起一根雪茄,点头后,抽了一口,然后来回的踱着步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思考问题时最习惯的动作。

日本崛起的关键因素是贸易!

所以,只要对外贸易限制的大门不被彻底打开,日本经济也就没有什麽出路,也就无从谈论真正的稳定丶复兴丶自立与发展。

想要阻日本打通对外贸易的限制,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阻止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旧金山和约」与日本单独媾和后,日本就全力以赴加入「关贸总协定」,从而打过了对外贸易的大门。

「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先把他们加入「关贸易总协定」的大门给堵死。」

加入「关贸易总协定」是日本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必须要想尽办法阻止日本加入其中,至少拖延日本加入的脚步。

拖一天是一天,能拖十年是十年。总而言之,关贸总协定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是日本不加入,那麽他们就不可能真正的打开世界市场。

「先想办法把门关上,还要想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微微点头,李毅安又抽了口烟,继续思索道。

「嗯,第二步,就是产业转移了,如果注定要有人吃「廉价货」这碗饭,那与其让日本人去吃,倒不如让南洋去吃。尽管「廉价货」有违南洋的基本贸易策略,但是……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嘛!」

比如现阶段,完全可以把南洋的低端纺织业转移出去,比如马来亚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转移地区。虽然马来亚的人口远不如日本,还有接近一半的和平教人口,但是当地华侨更多,向当地进行产业转移有助于增强华侨的影响力。而且因为其人口规模摆在那里,就算开足马力对美国倾销,对美国的冲击包括南洋高端纺织业的冲击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马来亚的人口和人口素质,是比不上日本的,但是优势在于马来亚是英国的殖民地,现阶段还可以藉助帝国特惠制帮助马来亚发展。而在另一方面,马来亚的廉价冲击波的威力虽然比不上日本,但是却可以给美国带来「便宜货」震撼,从而可以确保在日本试图加入关贸总协定时,拉着美国纺织业界一同,阻止日本加入。

其实日本之所以能够大量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因为它们具有工业化的技术基础,尤其是人才方面。虽然自己弄走了日本的工业设施,但是曾经培养起来的人才,却并没有完全损失,而这些人才正是日本从战后重建的根本所在。

而半岛战争的特需经济,也加快了日本的战后经济复兴,可关键核心还是「对外贸易」,只要关上这扇门,或者说只要拖上个十几二十年,那麽日本在战前培养出来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就会在这个过程之中消失殆尽,即便是到时候,他们重新加入了「关贸总协定」那也是积重难返的。

毕竟,长达几十年的经济衰退,会让那些技术人才的知识远远落后于时代,长期的失业也会让他们的职业能力趋于消失,最终,他们之中优秀的人才可以吸引到南洋来,普通的人才会慢慢的趋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