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圣僧也同意了?!
辩机深吸口气,压下不安,拂袖重新盘膝坐下,冷冷道:
「使君言称我东西佛法全然错谬,何解?」
赵都安微微一笑,见广场安静下来,抛出第一句话,就令众僧露出意外神色。
「我听闻,东西佛法辩经,已非首次,所谓正统之分歧,无非在『修行法』上。」
「西域祖庭之佛法,渊源深远,起于蒙昧众生对佛陀世尊神明之祭祀……因源于祭祀,演变为诸多法事礼仪……
故而,西域祖庭之僧,修行在意『执相』,即严苛遵从祭祀神明的仪式,无论施法,亦或日常打坐修行,皆遵循古法……
而后,佛法东传,上千年前,摩耶行者由西向东,中原大地上方有礼佛信徒……此为神龙寺一脉的源头,摩耶行者东传后,对佛法的理解也有了不同……」
「《观心经》开篇记载,或问:若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摩耶行者答: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最为省要。何为观心?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万行具备……」
赵都安立于高台上,侃侃而谈,率先开始讲解,这个世界东西佛法衍变分歧的过程。
「什麽意思?摩耶行者认为,佛法根本在于坐禅观心,明辨善恶,运用世尊赐予的智慧,来断恶修善,才能做到『得见心性』,获得『佛性』……
而念佛最重要的,在于一个『念』的功夫,不是口头上的阿弥陀佛,而是内心所思所想,亲近佛性……
内心越澄澈,智慧越不会被世俗蒙蔽,如此佛法精深,距离『世尊神明』越发靠近……获得的修行法力也会更强……」
「故而,所谓西域与神龙寺的正统之争,无非是两种修行法的争夺。」
一番话说完,四周勋贵们有些意外:
赵大人难道真的是来辩经的?这一番话,明显是对佛门历史研究过的。
辩机则皱起眉头,打断道:
「使君说这些历史何意,辩经可不是听你讲史。」
赵都安笑了笑,压根没搭理他,话锋却是陡然一转:
「然则,若说几百年前,两派争论之初,还属理念之争,可这几百年来,伴随你等无数次大小论战,所谓的辩经,早从理念之争,变成了口舌上的较量!」
顿了顿,赵都安沉声怒批:
「当今佛学之流……讲说撰録之家,遂乃章钞繁杂……上流之伍,苍髭乃成,中下之徒,白首宁就。律本自然落漠,读疏遂至终身,师弟相承,用为成则。
论章段则科而更科,述结罪则句而还句。……又凡是制作之家,意在令人易解,岂得故为密语,而更作解嘲……」
这几日,赵都安仔细研究这世界的佛法后,发觉其与他熟悉的那个世界的某段历史有诸多相似之处。
也都发生过类似本土化的教义与原始教义的漫长争辩。
倒不意外,因为事物的发展,本就遵循一定的规律。
世界虽不同,但某些大势的规律,辟如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总归还在。
他这一番炮轰,就是曾去天竺取经的高僧义净,曾批驳的过的原话。
大意是说,佛法在演进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学院派」,佛法被局限于一座座寺庙之内,而无法走向寺庙之外。
就多少有点……扎心了……
果然,听到赵都安突然开炮,对现金虞国的佛法攻击,神龙寺一方脸色都变了。
不过愤怒之馀,又有一丝心虚。
是的,心虚!
因为赵都安所说,的确是真实发生的弊病。
红教上师眯着眼睛,不发一语,饶有兴趣观察神龙寺僧人模样。
辩机和尚面沉似水,等赵都安一番开炮结束,他才沉声道:
「依使君所说,当今佛法困于寺庙,你以为不对,好,且不论你所说正确与否,我等倒想听听,依你之见,佛法不在寺庙,又能在何处?」
「是啊,在何处?」台下有僧人附和。
「你说我们在寺中研究佛法不对,那你倒是说说,该在何处研究?」
众人愤愤不平。
赵都安迎风而立,迎着一声声质疑,微微一笑,对当下反应早有预料,等质疑声渐渐平息,他才开口,平静而有力地吐出五个字:
「佛法在世间!」
……
佛法在世间!
观水楼内,朝廷文武百官齐聚,在赵都安登台后,这里便发生了骚乱。
而因为女帝迟迟不发表态度,百官虽心中好奇心小猫抓挠一般,却只能忍着。
接着,他们就惊愕看到,玄印与红教上师竟同意了赵都安提出参与辩经的无理要求。
再然后,赵都安一番长篇炮轰,则清晰传递入众人耳中,起初都还算平静。
直到这一句「佛法在世间」吐出。
霎时间,百官中有数人面色猛地一变!
鬓角霜白,神态清矍的御史大夫袁立神态变化最为明显。
身为朝廷大员中,少见的通晓儒释道三门学问的朝臣,袁立年轻时放浪形骸,与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