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丁冯之仇(1 / 5)

话说下达河这支以丁连山为首的土匪,因善待周围百姓且敢于与政府作对,虽武力强大,却从不打普通百姓的主意,反而对附近的百姓颇为关照。虽为周边的乡镇提供保险,但价格公道,只让有钱的乡绅及大家族承担保险费,因为这些人家是土匪重点“关照”的对象,那些佃农和长工自己都吃不饱饭,土匪自然也不会对其下手,所以这些保险费都由当地的地主和大家族承担,价格良心。据说,一个村庄根据人口和经济条件不同,保险费也不同,一般以每个村庄有多少户大地主为收费标准,一般普通的村庄每年保险费大约在 30 两白银左右,但像崔木匠家那种万元户,则每年收白银 100 两,而且只由这种大户人家承担,有这种大户的话就不再向村庄其他人家再收保险费,那么只由这一家承担保险费,他认吗?回答是不认也得认,毕竟这样的人家土匪是会重点“关照”的,而且这种万元户一年根本就不差这 100 两银子的保险费,而丁连山匪伙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交了保险费之后,安全上根本不用操心,偶尔有外地特别是热河、黑龙江的土匪来抢,主人家只要报丁连山的号,土匪虽不情愿,但毕竟武力和丁连山不是一个级别的,而丁连山爱护百姓是出了名的,那些外来的土匪毕竟只是想混口饭吃,可不想与丁连山这种武力比官府还强的匪伙为敌,听到有报丁连山号的,自然放弃其想法,但主人家依然会少量银两补偿这些外来土匪,这是规矩,毕竟这些土匪真要是“发起火”来,谁也不会放在眼里!就是一个字,抢就完了,所以在那个土匪猖獗的年代,政府的无能,让百姓深受其害,承担本不该承担的,丁连山团伙讲究信和义,原本他们就是官军,是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才使他们成了土匪!

再说他们承担保险的这些村庄,费用真的很良心,而且费用只有这些大户承担,这在当时叫“吃大户”,因为这些大户本就是土匪重点“关照”的,所以他们拿这点保险费,也就完全出于自愿原则,甚至有的大户还会在保险费之外,过年过节自愿去达河寨孝敬丁连山,这些都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有时候过年他们给丁连山的红包就是平日保险费的十多倍,这就证明丁连山是多么善待百姓,尤其是下达河的百姓,他们不用拿保险费,而身为下达河人,且山寨就在下达河的丁连山,不仅不对乡里人下手,而且不时还会贴补乡里,虽然穷救不了,但急事能帮,乡里谁家患重病看不起医生的,稍微核实一下,丁连山就会出钱帮其请郎中,如果遇到大灾之年,丁连山还会自己出钱买粮食来接济乡里,而且过春节乡里 60 岁以上的老人,不论贫富,每人皆给 3 两银子,因为在丁连山眼里,这些都是他们的长辈,所以我相信丁连山的那些传奇故事是真的,但土匪终究是土匪,而且此时的丁连山团伙由于人数众多,所以这些职业土匪成了这个山寨的主力,所谓“人过一百,形形色色”,在丁连山强大的武力影响下,这些后来的土匪肯定有闲不住的时候,这个问题丁连山深知,他终究没能力把土匪彻底改造成为民服务的“侠客”,同时他也可怜这些土匪,所以他建立了一整套达河寨的规矩和法律,就同他在淮军当兵时的军纪一样,其中有五不三报原则,这五不三报原则是他的底线,同时也是他对身为土匪的妥协,这五不分别为:一、不抢穷人;二、不抢乡里;三、不抢交了保险费的村庄;四、不抢人口;五、不抢受了灾的地方,三报则为:一、动手之前要上报;二、绑肉票之前要把对方详细信息上报;三、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下山就必须要上报,这几点看似算不上什么约束,但对于这些上山之前把自己家人都杀掉、了无牵挂的土匪来说可谓带上了紧箍咒,但也因为如此,这伙土匪虽然还是土匪,但在老百姓中间的口碑却远高于官府!同时守住这些约束,这伙土匪的安全系数也直线上升!

而丁连山团伙负责保险的势力范围很大,但之前说过,他和其他保险队不同的就是不收百姓的钱,而且“吃大户”的价格也很公道,这就使丁连山团伙每年在其势力范围内收取的保险费非常有限,每年加起来也就不到 5000 两白银,而由于这些人毕竟是土匪,土匪抛家舍业就是为了能过上奢靡的生活,而且作为一个土匪危险系数是极高的,虽然清军已经放弃攻打他达河寨的打算,但毕竟长期和政府作对,政府对丁连山这伙人是恨得牙痒痒,再加之丁连山除了与下达河巡检吴大人有比较好的交集,其余的官员,丁连山向来是不放在眼里,因为在丁连山从军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让他认为当官的就没有好人,官越大,人就越坏,所以丁连山以土匪这种掉脑袋的身份却与官府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甚至还杀过几个让百姓恨得牙痒痒的贪官,这就使官府对丁连山一伙人特殊“关照”,虽然打不上山寨,但丁连山一伙人只要成群的下山进城,就会重点打击,要知道土匪虽然守着山过日子,但他们基本不会从事农业生产,达河寨也是如此,山上除了丁连山亲自主持种植的几亩果园和菜地,再加上百十头的羊和猪和 1000 余只鸡鸭鹅的养殖,其他农业生产皆无,这也很合理,丁连山总不能让这些连自己家人都杀的亡命徒来山上种地吧!所以山上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