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帝却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因为自己的女儿已经成了罗攀国的太后,还掌了一半的兵权,并承诺十年内会将罗攀国并入大乾,这是他最为满意的。
作为帝王若是不能开疆辟土,就要守好祖宗基业,在罗攀吃的亏他一直记在心里,女儿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将被占去的三座城池“送”了回来,对于女儿承诺的事情,他越发的有信心。
所以这次派的使者乾帝都亲自过问了,对于皇后和太子随队给安平送的贺礼,他也没有阻拦,并让使团尽快出发。
等使团抵达罗攀国时,距离继位仪式也只有三天的时间,涟漪亲自见了大乾使团的代表,并高高兴兴的收下了他们的贺礼。
罗攀国的朝臣和武将对于大乾都有些不待见,不过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也没有闹出什么大事,只是言语上奚落使臣,私底下搞一些小动作,使臣早就得了乾帝的嘱咐,所以都很克制。
五岁的罗尚是牵着涟漪的手完成整个继位大典的,小孩子一脸的紧张,不过没有出任何差错,最后也是被涟漪抱着坐上王位的。
涟漪抱着罗尚回到寝宫后,还有些惋惜的叹息一声,福临立即问道:
“太后,可是有什么不适?”
“并无,今天的继位大典过于顺利了。”
涟漪将罗尚放在寝宫的床上,这才让月珏和月琅来帮自己脱下厚重的太后礼服。
福临则是指挥女仆帮罗尚换衣服,他一脸不解的问道:
“太后,王子的继任大典顺利还不好吗?”
涟漪扫了一眼已经开始打瞌睡的罗尚,这才幽幽说道:
“这些人如此隐忍,也没有在大典上闹事,反而让本宫没了杀他们的借口,以后还有的磨。”
福临一听这话就闭嘴不言了,这不是他能过问的。
“罢了,今日累了一天,用过膳你们也去休息,明日尚儿就要上朝了。”
“是,太后!”
第二日上朝,涟漪依旧抱着罗尚一起坐在王位上,先是封赏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罗塘。
因为他斩杀了刺杀罗鲁的人,得了个游击将军的虚名,继续留下来保护新王罗尚的安全。
涟漪还封了一批新贵,容许这些人迁入纳赫城,因为人数不多,理由又充分,没有引起太多的不满,太后的面子还是要顾及的,边境的大乾军队可还没撤走。
涟漪借势接管了朝政,开始和罗攀国臣子斗智斗勇,一步步蚕食旧朝的势力,也一步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同时颁布一条条利国利民的政策,让罗攀国慢慢开始发展起来。
涟漪觉得这种费脑子的事情真是麻烦,而且还耗费时间,不过偶尔累的时候,她也会去军中走走,兵权才是她的依仗。
刚开始军中将领只因兵符的存在,对涟漪这个太后还算恭敬,可是待涟漪单挑了几位将领后,他们看待涟漪的目光就不同了。
临近罗攀国的小国景清遇到旱灾,大批难民为了活命,纷纷涌入罗攀国的边境,景清国的兵将也开始入罗攀抢掠。
涟漪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让罗尚留守罗攀国,她则是亲自领兵去了两国相交的地方,她觉得是时候将景清并入罗攀国的地盘了。
涟漪亲自出征之事在罗攀引起很大反应,有不赞同的,认为女子领兵不合适,罗攀国不缺好男儿。
也有赞同的,认为该让太后吃个教训,甚至私底下谋划着将涟漪除了,然后取代她的位置,成为辅佐罗尚的家族,最后取而代之。
也有人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想看看涟漪是不是有真本事,还是为了给自己镀金,总之所有人都等着看涟漪的笑话。
这其中真正担心涟漪的就只有罗尚,他今年已经九岁了,已经清楚母后的重要性,若是没有母后他肯定会被那群虎视眈眈的朝臣生吞活剥了,所以他日日祈祷母后能凯旋而归。
涟漪也没有让罗尚失望,在入冬前带兵攻入景清国的王宫,然后用铁血手腕处置了无能的掌权者,强势掌控了景清国,安抚住四处流窜的难民,然后安排人驻守景清,并遣人回罗攀国传召臣子到景清善后。
被点名前往景清国的朝臣,既有新贵也有老臣,他们从没想过占领一个国家会这么轻松,感觉都有些儿戏了,甚至有人私下造谣,说涟漪能这么快攻入景清国,都是靠了身边得力的年轻将军。
涟漪听到朵朵传来的消息后,毫不犹豫的让日晷将这些造谣生事的人都处决了,并且将这些人的罪名公之于众。
谣言的另一方也站出来澄清,诅咒发誓自己连给太后提鞋都不配,太后才是真正的智勇双全,是天生的将领。
涟漪班师回朝后,很是将那些造谣生事的家族整治了一番,不是看不起她吗?那就别入朝,别进军队,她倒要看看,这样的家族能坚持几代不衰。
乾帝收到消息的时候,景清国已经并入了罗攀国的版图,这让他觉得可惜却心中得意。
因为罗攀国隔开了大乾和景清,这让他即便有想法也不好出兵,他最多会趁机吞并几个城池,而他女儿更有胆识,直接拿下了整个景清国,虽然是小国,可那也是土地和人口,代表着财富和资源。
太子乾兆凝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