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逛瓷都(1 / 2)

金陵事了,和章闿之、章雪晴、钱老等人打过招呼后,王景行就回白鹭了。

因为有短剑不方便坐飞机和高铁,王景行索性开了董建川的一辆白色保时捷panara。

带着梦王的短剑、徐渭的画以及那件捡漏的7501瓷一路开回白鹭。

王景行心想,金陵还真是个好地方,两次到金陵都是满载而归,上次是价值过亿的米芾紫金石砚,这次除了7501瓷以外,很可能还有太平天国的藏宝图。

金陵到白鹭要十几个小时,一口气开车实在是太累。

再加上王景行对瓷器的研究刚有点感觉,而董建川家的瓷器年代不全,数量不够,王景行出发前便想好要顺路拐到瓷都玩一趟。

中午从金陵出发,一路高速,傍晚便到了瓷都。

因为随身携带贵重物品,安全起见,王景行打算找一家五星级酒店入住。

没想到上网查了一下,看到紧邻陶瓷博物馆有家按照五星标准建设的豪华酒店,便导航过去。

路上经过一家五金店,还特意停下买了锤子、一字螺丝刀和钳子等工具。

昨晚从朱乾佑那回到董建川家,王景行躲在房间研究了半天,没有工具的话,剑柄内的锦帛取不出来。

这次学乖了,不敢在董建川家打开剑柄。

王景行打算到了酒店就把剑柄内的锦帛取出来。

到了酒店,登记入住。

王景行迫不及待地取出工具把剑柄撬开,取出里面的锦帛。

锦帛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内容很简单,用黑墨画了交汇的两条线。

一条是弯弯曲曲的长线,标着青龙河三个字,短的是一条圆弧线,圆弧中间位置和长线相连,两条线交汇处,画了一座三角形的图案,三角形内标了一个黑点。

除此以外,在没有任何图案和文字。

王景行心里吐槽,这藏宝图也太简陋了吧,还好有青龙河三个字,下回去金陵打听一下,估计不难找。

三角形上的黑点代表宝藏吗?难道宝藏就在这条青龙河的河边?

但既然是一条河,再短也要有几百里长吧?那具体会在哪个点呢?

王景行想了半天也毫无头绪,便用手机将锦帛上的图案拍下来,再把锦帛收好便躺下睡觉了。

第二天起来吃完早餐,王景行慢慢悠悠溜达到陶瓷博物馆,买票进馆。

陶瓷博物馆据说收藏了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朝代的陶瓷3万多件。

分朝代陈列了不同时代的陶瓷珍品2000多件,其中古瓷有1000多件。

王景行在网上了解到陶瓷博物馆内有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本想一睹真容,可惜没有展出。

不过陶瓷博物馆里的瓷器还真是不断代的。

有五代的青瓷和白瓷,宋代色质如玉的青白瓷,元代印“枢府”铭的卵白釉瓷和青花罐的残片,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和清代的数十种精品陶瓷。

王景行按朝代逐一看过来,重点还是通过透视神眼记住各个朝代瓷器的胎质、釉色以及死亡气泡的分布情况。

透视下,瓷器的特点一览无余。

五代青釉瓷釉色青翠,且略带灰色,釉色纯正,因为年代久远,釉中气泡呈黑、褐、棕色,死亡气泡超过一半以上,分布多而密集。

宋代青白釉形体精巧,做工精细,通体施以青白釉,釉色温润而明亮,陶工技艺娴熟高超,气泡死亡较多,多数是黑色,少数为褐色和黄色。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大气泡散落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却看不到中等气泡。

明代的瓷器死亡气泡相对较少,但明瓷不同时期施釉厚薄不一,死亡气泡的多少和颜色也有差别。

清代瓷器气泡颜色很浅,清后期以后的瓷器则基本上没有死亡气泡。

看得多了,经过认真比较以后,王景行对各个时期瓷器的胎质也逐渐有所了解。

受工艺设备的限制和制瓷原料的不同,宋元之前的瓷器瓷胎质大多比较疏松,透视进去,瓷胎内明显含有颗粒,整体感觉并不细腻。

明代以后,特别是清代瓷器,瓷胎洁白细润、密实光滑,跟前期瓷器的质感有比较明显有差异。

一整天看下来,王景行发现还是清代瓷器最为精美。

清代是瓷都陶瓷史上最为璀璨的时期,清廷在此设立官窑,垄断优质的制瓷原料,陶瓷技术也是集天下之大成,烧造出大量极为精美的御用瓷器。

尤其是康雍乾三代的瓷器,确实是登峰造极。

闭馆之后,王景行找了家特色小吃店,点了瓷都最着名的传统名菜:瓷泥煨鸡。

瓷泥煨鸡是将红椒末、葱花、姜末、香茹末、胡椒粉、精盐、麻油等和肉泥拌匀后,填入去掉内脏的鸡腹中。

用荷叶将鸡包上两层,用粗线捆好,再用淋入料酒的瓷泥将鸡团团裹住,放文火中煨烤六个钟头。去掉瓷泥与荷叶便可食用。

只见端上来的瓷泥煨鸡色泽诱人,浓香扑鼻,尝一口鸡肉鲜嫩,酥烂离骨。

王景行大呼过瘾,只这瓷泥煨鸡就不虚此行。

吃过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