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枯林(1 / 2)

将魔令 关军师 1036 字 1个月前

药娥便收拾了药臼,下楼去仓房里,寻几味药来,研细了去厨房里做两碗汤,便唤金铃簪儿两个来喝;又去丹房拣了两瓶丹来,拿盘子盛了,青绢盖着;又寻了一个六角缃纱灯笼,罩了大白蜡烛。使金铃提着灯,簪儿捧着丹盘,齐去后门上等着。

不一会儿药娥打扮好了,便来与她俩一块儿出门。

彼时夕阳西照,行人渐远,处处炊烟。药娥唤她两个闭上眼,便使法术,借风来乘。金铃簪儿两个只是一阵晃,眯了眼,耳边呼呼声响,霎时落地,已不在了青丘。

那里却是一个老林子。去岁大旱,林子里枯树死树,阴森可怖;惊鸦乱叫,扑腾林间寒风,鬼哭狼嚎,践踏亡魂尸骨;卧石冷眼,欲啖血肉,败叶涸潭,枯骨手足;妖邪起处无日月,鬼魅行时荡乾坤。

那时把金铃簪儿俩小的吓得不轻,药娥点起灯笼,扶着她俩肩膀,说声:“走吧。”便往前行去。

簪儿给药娥的手一碰上,就不甚怕了,她也不知道要干嘛,抬脚便走。

走出了几步路,回头看时,又吃了一惊。只见那身后,跟着一顶轿子,红盖红帘,阴森森冷幽幽,凌空悬在那里。她们走一步,那轿子便跟上一步,倒似与她们一伙的。

簪儿见了,倒吸一口凉气。药娥便拍着她脊骨,道:“那是姐姐。”簪儿也不晓得那轿子里是不是姐姐,也不知道那轿子是几个甚么东西在抬,心惊胆战,只得自往前走。

深入那林子时,月光已透着顶上枝桠,星点洒落。林中愈静,脚步声愈响,簪儿凝神去听,果然除了金铃药娥与她自己,还有几个脚踏地上枯枝的声音。回头去看时,仍是一顶轿子,寒光隐隐,半空飘着,一路径跟在后面。

陡然间一个声音在前面响起来,吓了簪儿一大跳。

那好似一阵铜铃,叮铃铃响几声,也不见人,也不见影。药娥这一行,便止步待着。

铃声响过,便有一个男子声音说起话来,也不见他身影,只听得见他远远地朗声道:“山水山,洞天洞,老雁归水泊,哪岸生云烟。”

他一说完,林子里又静了下来。簪儿见愈发静了,心中惊怕,转头去看轿子。那轿子不知何时,已自里头掀开一条隙,再无动静。

过了一小会儿,听见姐姐的声音,在里头轻轻地道:“你给他说……”药娥早便伏过去听,只听得姐姐道:“……不必客气,我们也是过路的……他贵东家是我的故人,我想见一见。”

药娥便走上前,也远远地说道是:“四海一天,俱有东流百川,云雁有归处,过客非孤人。”

那声音也停了一小会儿,才传来道:“未请教仙山洞府?”

药娥回道:“青丘梦楼。”

那男子便说:“原来是熙妃娘娘在此,贫道不知,冒渎拦驾,娘娘恕罪。”

这边听见如此说,药娥看了看轿子,姐姐在轿子里轻轻笑了几声。

金铃簪儿两个原吓得不轻,这回见是人了,才安下心来。

药娥见姐姐没话要说,往前续道:“道长不必多礼,贵东家与我家有旧,我家姐姐请借一步说话。”

那道士静了一会儿,便道:“既然如此,请往东去,半里外有个小山洞,可便在那里说话。”

药娥转头看了轿子,轿子里道:“好。”药娥便答应了他。

于是两行人,隔着林荫月幕,齐往东走。果然行不一时,地势渐高,前面巨石堆处,想来便有山洞。那石下却已站着一个道士,一个半大孩子。

那道士拄着一面幡,手里提着铃,站在月下,很是清隽;那一个男孩子,与簪儿一般大小,背着一个包袱,直往轿子看。

药娥一行步至跟前,轿子便缓缓落下地来,稳稳停在那里。药娥过去,搭起轿子红帘,姐姐盛装艳丽,慢慢地自轿子里出来。

道士见了,便将那幡并铃递予男孩儿,上前做揖,说道是:“曾闻熙妃仙名,向来敬仰,不期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姐姐瞥了一眼那个男孩子,笑着摆手道:“道长多礼了,借一步说话。”当下两个转过一边去,说起话来。

簪儿金铃在这里,便看那一个男孩子,那时月光正清,洒在他身上,只见他眼光明亮,灿然有神。金铃便问他说:“诶,你叫什么名字?”

那男孩儿先是看着姐姐,这时转头回来看金铃,镇定自若,也不答话。簪儿也想问他,话却说不出口。

金铃见他不答,又再问道:“那个人,是你师傅么?”

男孩儿这回看向簪儿,开口答道:“还不是。”

簪儿给他看得羞了,低下头去,心里乱跳。那男孩儿便看回了金铃道:“道长是先父的朋友。”

金铃见他小小年纪,就没了父亲,心里怜惜,便问道:“那你娘呢?”

男孩别过了头,说道:“我没见过我娘。”

金铃簪儿两个更动了恻隐之心,还待安慰他。哪知那男孩自续道:“我自生下来,我娘就没了。我只跟我爹爹过。那一日,爹见人给官兵欺辱,便去替他争执,谁知触怒了官兵们,给冤枉了,当日抓了去,下在牢里。我就发信给那位道长来救。可是还是晚了一天,我爹已在牢里,被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