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1 / 2)

事关兄长们的举业,沈灵竹欣然接受任务。

为了尽早到达县城,她天不亮就准备随同放假的齐大麦等人一同出发,人多安全。

这惹得胡氏心疼不已,唯恐她冷,棉袍,火炉,手炉,木炭,吃食,一样样直往车厢里塞。

“大伯母,我今次要走齐家村的近道,晚上就到县城,用不了这好些东西。”沈灵竹向师姐求救,快劝劝啊。

沈妙竹但笑不语,胡氏已经又塞进车里一床棉被。

沈灵竹能怎么办?唯有接受。还好七伯那边在催着大家出发。

几辆车在马灯的照耀下,缓缓驶离后,胡氏转头就冲沈淮说:“又不是多急的事,让个孩子吃风赶路,你怎么想的?

当初在真武庙内,小竹子说她没见过汪推官。”

“先竺见过,且进县衙拜访,下边的人也不可能把人领到主薄那边。”

这事儿,先竺不适合出面,妙竹的年龄更加不适合参与其中,唯有……”沈淮扶住她回家。

胡氏打他的话甩开他的手,“我是说,你就不能强令她吃完早饭再走。

大冬天起五更连个热饭都吃不着,冷死个人。”

“大伯母,车上的红泥小炉可以烤些包子,水囊里有我煮好的热羊奶。

您听,弟弟妹妹在哭,一定是发现您不在身边。”沈妙竹从另一边扶住她。

“哼!你也是个狠心的,小竹子昨天下午刚到家,连十二个时辰都没有呆够。”尽管胡氏也数落她,却是没甩开她的手,回屋的步伐也就没那么急。

沈淮暗暗松口气,他关上院门前再望一眼看不到影子的几辆车,希望一切顺利。

还别说,沈灵竹抄近路真就顺利,横隔在齐家村外的那条河上,在夏汛之后又架起一座桥,直到入冬才将将完工。

据齐大麦说,是老泉口耿老东家出面,说动两岸几个村子富户,共同捐建的。

“有了这座桥,我们以后也能节省十多里路。”走这条路不用再绕道神泉集,沈灵竹对耿老家还是挺佩服的,为人大气。

同坐车里的沈先竺不住打着盹,还能抽空回她的话:“就看能不能支撑到明年夏汛。”

结果他们下午赶到桥头,发现桥面比河面高不了多少,且因为桥面较窄,有车马行驶时,边上再不能有人通过。

由此在行人车马太多时,就造成桥两边的车马必须另外派人到对面沟通。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来往县城的人可以说是淌淌断,以致于沈灵竹一行在河对岸等了半个时辰,才过桥。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正时刻,再向县城走也赶不城门关闭的时间。

齐大麦的父亲齐里长,强力邀请他们留宿,过去小半年时间,他的好大儿从沈家挣到不少银钱。

这不,过年放假又是肉又是油和青菜的发,都是农家人最需要的东西。

就连里长的妻子,也一改当初恨不能他们即刻消失的态度,变得热情无比。

这种热情沈灵竹可吃不消,她无论如何都是走的,只是没有想离开齐家村不远,又一次遇上吕家兄弟截道。

他们不敢在桥头收过路钱,反而在前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上收,也不多,按人头一人一个铜板。

沈灵竹这边刚一掀开车帘要下去以“理”服人,那边吕家五兄弟瞄见她和沈先竺的身影,二话不说就跑。

这算是一路上唯一的不和谐,剩下的路全是越接近县城越好走。

而晚上投宿老君观,已经成了沈家出行县城的标配。

沈灵竹兄妹一进观门,就发现观主亲自守在门房这里,正和一位中年人手谈,边上还有位年龄稍大些的文士在给两人烹茶。

他们随即取下米面青菜,要捐给观里用,观主自是欢迎。

沈灵竹觉得挺奇怪,大冷天两个人不去静室下棋,偏偏要在这边。

观主到院内喊来弟子安排他们一行人住宿。

沈先竺再瞄一眼门房里的人影,他有些不确定的问:“小子冒昧,敢问观主,那位可是汪先生么?”

“呃……”观主先是一怔,然后想想县令乃进士出身,称一声先生不为过,他轻轻点头,并道:“汪居士偷得浮生半日闲,不想人打扰。”

嗯?在府城时,沈灵竹记得大哥说过,官员们都是腊月底才放假。

不过从陈千户的行动上来看,年末除了宴席多些,别的倒也不忙。

沈灵竹抬步向门走近点,不料还差五步时,猛得感觉被什么人死死盯住,混身发寒。

她没去搜寻那目光来自何处,而是状似不经意的转身,拉拉大哥阻止他向观主提出请求,并让七伯他们进来时小声些。

但她却并未随大家去旁边的跨院休息,而是和大哥说:“我们到大门外走走。”

“这个点?”此刻天已经彻底黑透,沈先竺伸出手掌问:“看的清吗?”

沈灵竹反问:“大哥,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县令偷闲到守着道观的门房。”

沈先竺当然知道:“肯定是不正常的,但你已经不要观主引见,还关心这个做什么?”

她道:“看看又不多。”

沈先竺无奈随她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