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直接控制他们老巢(1 / 2)

公子无敌 乘风直起 1045 字 1个月前

没有旨意擅自从边关调兵,等同谋反。

这也是大家都明白的事实,但之前文青阳就说了,咱们不在乎谋反。

如果这里的都是一般士兵,只懂打仗务农的哪些,或许能十分轻松,喊一声就干了。

也可能十分麻烦,脸红脖子粗地喊口号,因为你要确定他们的忠心。

对读书人来说,就非常透彻,能不能干他们全都明白。

“你们落榜,没考上,是因为有不公正的因素存在。”

“但这个世界不是公正的,你们也见识过,自己的,别人的。”

“该读的书你们都读过,也不知道你们心中的疑惑解开了没有。”

“我现在问你们一句,你们为何读书,现在又为何而战?”

秦盛问了一句,他们也没有立即回答,其实这没有标准答案。

你可以说混口饭吃,也可以拔高志向,但混口饭吃的人不会跟着秦盛那么艰苦地战斗到现在,这种人不会存在于新军之中,这些人肯定都是有理想的。

军队就是最大的筛选利器,现在还能跟着秦盛的,可不是混子。

所以,他们的答案也是大致相同。

“我原先只想着,用自己的才学,造福一方,现在是建功立业。”

“我也一样,只是对这个世界有些失望。”

“我原先是不服气,现在,我想要改变这一切!”

“……”

他们有许多答案,其实都差不多,最起码对秦盛来说差不多。

不是什么报效皇恩,说这话的人也不会存在于这里,但也可以有光宗耀祖,虽然这个看起来私心很重,其实跟大义也是相通的,并没有什么冲突。

但他们所有的答案,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改变现状。

见识过西域,以及更西的地方,他们更意识到先贤的意志不能丢。

如今朝局就和先贤意志相悖了,所以这同时也是在维护先贤意志。

“你们都说完了,但有一点没有说,要达成你们所愿,都要立即行动,不能坐视不管,可我们一旦行动,就是谋反,没有圣旨下来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这个时候辛原和李牧都站了出来:“我们誓死跟随世子!”

秦盛做了个停顿,看了众人一眼,他们眼神里没有犹豫。

这意味着他们知道要干嘛了,现在基本确定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

“既然如此,那我们来分配一下任务。”

秦盛马上就开始走流程,计划他已经准备好,问题是执行得怎么样。

“我将分出一部分人,单独行动,每人带一千秦军。”

“大约是两百人,带去秦军差不多十几二十万,这几乎是秦军的所有兵力了。”

“这些人的去向,不是京城,而是门阀的后方。”

“私兵从哪里发过来的,你们就去往哪里。”

“我需要你们控制住这些地方,你们每个人都有科举的能力,所以说当官也不在话下,拿下这些地方之后,就地管理,等同于一方父母官。”

他们全都听着一愣,还有这种事?

秦盛要他们带兵去当官,等于是抢地盘了,直接反不该去京城?

所以到这里他们就听不懂了,辛原也傻愣愣地问:“世子,我们不去京城,去打地方……是为什么?”

“问得好,你们要去的地方,我都标注好了。”

“如果遇到有人反抗,就用一千兵力压制,压不住,就近求援,合兵一起。”

“你们要做的,就是夺取当地官员的职权,你们用的身份,是锦衣卫!”

“别忘了,你们现在还是锦衣卫,带人取代当地官员自己管理,他们问不了京城的。”

锦衣卫的身份又发挥大作用了,秦盛可以让他们分驻各地维稳。

这是因为,秦盛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借口反,没有合法性。

文青阳出的主意是栽赃,但一来纸包不住火,二来秦盛也不想这样对待皇族,又不是没能力,何必搞臭人家,而且还得取公主呢……

一旦局势需要秦盛夺位,那该怎么办?

好办,就从头打起,学朱元璋,从地方一个个打下来!

而秦盛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在最开始……

不是说了嘛,一统天下有两条路,第一条是合法继承,第二条是自己打,这个打可不止是打皇室,是天下你都得打,否则不会臣服于你的。

一般人肯定觉得后面这个办法麻烦,天下那么大,你一个个去打?

秦盛先安排了,可号称三十万秦军,分散到各地就没什么人了。

但如果事先以锦衣卫的身份动手,替换掉当地主官,就轻松得多,到时候地方上哪个势力不服,他也没办法募兵勤王,秦盛就是靠这些分下去的人先接管。

“世子,把这些地方都接管没问题,但我还是不太明白。”

“你看看这些地方,大多是门阀出兵之地,他们蓄养的私兵平时是需要隐藏的,所以,平时这里的土匪山贼就猖獗,我们还有个剿匪的接口。”

“哦……我明白了!”

李牧豁然开朗,“而这些地方肯定又是门阀的要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