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绍兴和议(上)(1 / 2)

龙吟壮歌 张马 1041 字 2个月前

岳家军众将恳请欧阳从善回临安帮忙打探元帅的境况,欧阳从善欣然答应。

送走了欧阳从善,岳家军的众将心情可想而知,岳飞岳大哥一心为国,不耻私欲,戎马半生,为国家社稷立下无数战功,可如今却身陷囹圄,是非何在?公道何在?天理何在?

大家为元帅鸣不平,却又无可奈何,众将有心领兵去救元帅脱险,又恐污了元帅的忠义之名,不去救,想到元帅承受牢狱之苦,心中不忍。左右为难之间,军心不稳,恍惚度日。

连日来,朱仙镇的兵马管制也有了变更,朝中不断遣将增兵,都说是奉圣上的旨意前来,刘琦的刘家军全部被调离,张信留下的人马都被他人接管。更令人难以接受的便是裁撤收编韩家军,想不到这支历经百战的铁血之师就这样黯然谢幕。

朝廷新到的兵将,多以整肃军纪为名,对岳家军兵士监管查验,实则就是要对岳家军进行钳制,众将心中闷闷不乐,只是他们现在只惦记着岳飞的安危,哪里有心思还顾及这些。

又过了些时日,欧阳从善派人捎来消息,说是大理寺加强了守备,再难有消息传出来。只知道岳飞、岳云、张宪三人还在狱中,而不幸的是张保到狱中探视,不忍元帅三人受苦,劝其逃狱,岳飞不允,张保以死明志,撞壁而亡。

想来张保和王横二人,一生追随元帅,平内乱、抗金兵,立下赫赫战功。他们从战火中浴血走来,不成想却死在了一个“忠”字上。从此以后,世间再无“马前张保,马后王横”的战斗华章,这一对生死搭档就这样含恨于九泉之下。

王横被杀,张保自戕,这两人是岳飞最亲近的家臣,与岳家军众将也情同手足,两个人先后去了,众将心如刀割,捶胸顿足。

更令他们不安的是岳飞、张宪和岳云三人,他们如今被下大理寺监牢,形势十分严峻。既能对王横下杀手,便说明朝廷不会顾惜什么功臣。

临安君臣多是主和派,而岳飞等武将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两者之间谁能占据上风,完全要看皇上的意思。如今,朝廷已然倾向议和,勒令大军驻防朱仙镇,不得北上,又先后调离了张信、刘琦、韩世忠等人,很显然都是高宗的意思。

这些人或是调往边陲,或是明升暗降,可不管怎样,都还勉强接受,而岳飞的处境也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竟然连陛下的面儿都没见着,就被打入大理寺监牢。不仅如此,连同张宪和岳云也是一样的遭遇。

如今唯一的安慰就是元帅他们只是被下狱,还没有受到其他的对待。

岳家军众将无不为元帅等人感到不公,有人甚至想领兵杀奔临安,救出元帅三人。

可如今朝中兵马也驻守于此,并声称奉命整兵,岳家军已经有部分兵马被分化收编,力量被削弱。再加之众将又怕被冠上造反之名,对元帅不利,只好忍气吞声,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等待。

时间不等人,转眼就要到年关了,北边的金兵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动向,看来朱仙镇一役的惨败令他们元气大伤,想再卷土重来还有待时日。

金人没有动静,京城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索性没有消息就算是好消息,大家现今只能祈祷上苍保佑岳元帅平安。

这一日,京城终于传来了消息,可却不是岳飞三人的无罪脱狱,而是朝廷公告天下的宋金议和条文。

公元一一四一年,也就是金皇统元年,南宋绍兴十一年,金宋两国停战议和,并在绍兴签署了互不侵犯的协约,史称“绍兴和议”。

至此金宋两国结束了近二十年的战争,金国没能实现灭宋的战略目标,而宋也放弃收复中原失地的构想,两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只是这表面的平静之下,却暗流涌动,所谓的议和,不过是金国的缓兵之计。朱仙镇一战惨败,金国精锐损失殆尽,完颜兀术需要时间来恢复战力和信心。此时,议和是最好的选择。

而与金议和正是赵构和多数朝中大臣期盼已久的结果,也是大多临安百姓的呼声,宋金议和,意味着赵宋皇权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偏安一隅。

但是这样的平静注定将被打破,因为通过绍兴和议,金人彻底看穿了宋朝统治阶层的无能和软弱。面对诸多不平等的政治条款,南宋君臣却表现得十分顺从和谦卑,这令金人更加坚定了吞灭南宋的决心。只待他们的创伤复原,便会再次展现女真铁骑的神武。

只不过这纸议和却附合了金宋两国当下的政治需要。金国在对宋的作战中,从逢战必胜到胜多负少,如今又从势均力敌再到这次朱仙镇惨败。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金国统治者和主要将领不得不开始反思,宋军在岳飞、韩世忠等人的率领下战斗力提升很快。而反观金军的战斗力则明显下降,加之一些金国名将的逝去和各地抗金势力的消耗,使得金宋两国的军事力量已趋于均势,金国想一举灭亡南宋,已经难以实现。

而南宋方面,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朝中君臣大多都惧怕金人,他们不会考虑收复失地,他们只希望保住眼前的利益,与金议和能够让他们继续享受太平盛世,又何乐而不为?

那么绍兴和议的内容是什么呢?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