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识得其字,理解其意(1 / 2)

王康林语嫣 天香瞳 1083 字 2个月前

又是新的一天,天色微亮,整个新奉县已经是一片忙碌之景,各处都干的火热……

而在这时,一列列的兵卒走上了街头,在新奉县的各处,都有张贴了一张纸。

人们好奇围观而过,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体。

在最上方,是三个大字。

三字经!

“为开展新奉县扫盲运动,提升城民百姓文化素质,康少爷特地所编启蒙教材,三字经……”

在张贴后,负责的士卒对着围观群众大声道:“要求每人能够认识全文,默背全文,并深刻理解!”

这一言,瞬间引起一片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意思?还有特殊要求?”

“这还不懂,康少爷是想让咱们识字!”

“我明白了,前几天康少爷,还上街询问,咱们这有没有学堂。”

“是该识字了,咱们新奉县,现在名声大的很,就连州府的人都有来,要是咱们不识字,也说不过去。”

“小李,你不是识字吗,给念念那是啥?”

根本就不用城民念,就已经有专门的人过来了,是一位年轻的书生。

“诸位乡亲们好,我叫刘同保,来自于阳州书院,现在我来教大家念诵这三字经,并做解释。”

年轻书生落落大方的介绍

自己。

“阳州书院?”

有人了解,顿时惊道:“这可是阳州最好的书院,听说在那读书的人,最次也能考个秀才。”

“对啊,这样的人来教咱们?”

“安静点,康少爷专门请来了人相教,咱们得认真学。”

而这时,刘同保伸手示意,顿时围观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指着所张贴的文告开口道:“这一篇,名为三字经,他的创作者,便是康少爷!”

“这篇三字经,涵盖认字,识文,明理,希望大家,不要辜负康少爷之心,跟我认真研读,听我解释。”

刘保同说着,身边一人递给他一根教棍,他用教棍,指着纸上之字,开口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说,人在刚出生时,本性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发生变化,”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一个善字……”

刘保同逐字诵读,逐字解释,而其外,围观的人都在认真的听着,逐渐进入了状态……

这般讲解,持续了一个时辰,三字经,也不过讲了五六句而已。

到点,刘保同开口道:“今日的讲解,就到这里,明日同一时间,我还会在这里,

为大家讲解,现在各位,可以去忙碌了。”

“不过,这三字经,会一直贴在这里,大家闲暇之余,可自行研读,相互讨论……”

这话之后,大家才是散去,又回归了工地,接着干活。

但人们嘴里还都在叨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理解其意,识得其字,自然难以忘却。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新奉县的各处繁华街道,人流多处。

一场特殊的授课,在今晨展开。

而这些,皆是王康的安排,三字经,是最好的启蒙教材。

其中涵盖明理,日常,见闻……是最基础的东西。

但教育的普及,并不是随便说说,他也不可能将所有城民百姓,都聚集到一块,集体教授。

这也不现实,

所以他想出了这个法子,每天抽出些时间,让人走上街头,为民众们讲解。

让他们在日常中,能够识字明理,逐渐改善。

如刘保同这些,都是他之前给蔡师写信,从阳州书院招募而来。

扫盲运动,火热开展。

在人们干活之时,嘴里还不时的念叨……

而在县衙,王康与表弟已经商量着,办学!

这是王康早有的念头,并且刻不容缓。

新奉县的建设如火如荼,

随着名气的打开,路的修通,从外涌来的人越来越多……

发展已经初见成效。

但已经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政务,管理……

王康最早来新奉县,所带的是由蔡师推荐的一众学生。

这批人并不多,只是勉强搭建一个架子。

但管理一城,并不是这么简单,所需要的人也多,况且王康的安排,又是不同。

教育,医疗,城建……

而现在,却是有些混乱,不成体系,要想扩大,组建班子,这就需要……人才!

所以办学一方面是让幼有所读,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人才!

他要办学,自然要有所不同,所要教出也不是只懂的,读死书,摇头晃脑,知乎者也……

这样的人,对他来讲,没有丝毫的意义。

他所要培养的,是能够思想通达,并能灵活运用,能为新奉县发展有益的人……

县衙,王康的书房内。

苏哲正拿一张纸认真看着,这纸上所写的便是三字经。

他看的很慢,也极其认真。

良久,他才是放下,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