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朱棣(1 / 2)

“各位老祖宗们大家好呀,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

洪武末年朱棣在屋内静静的坐着,他正等着最后的宣判。若是他做的可以,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不好,自家父亲怕是能让自己走在他前面。

“他是天子远征大漠第一人,他以藩王之力在马上起家,他组织撰写的《永乐大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他迁都北平,疏通运河,设立内阁,派遣郑和下西洋,还自带洋气的英文名称。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忙着打陈友谅,朱标都顾不上了,更何况你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

一直散养到7岁时,老爹朱元璋准备称帝时,名字大批发才给他起了名字。

朱元璋是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人,特别是做了皇帝以后。

他觉得守业往往要比创业难很多,不仅自己几乎全年无休,儿子们也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对这些儿子们进行专项教育,太子朱标自幼学习治国理念,朱棣等其他人就是学习如何打仗了。

等到朱棣10岁时,被封为燕王,即使被封王,也逃不开老爹的魔鬼锻炼,四处任职学习知识,直到他20岁。此时的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封地了。

这时的北平正是战争前线,而他的任务就是带兵驻扎在此处,形成对内的第一道防线和对外的排头兵。

等到了北平,看着北边那茫茫的黄沙,朱棣开始了辛勤工作,虽然他是个皇二代,但是他是真的见过什么是人间疾苦。此时的朱棣,认认真真工作,勤勤恳恳练兵。

毕竟自己头上有三个哥哥呢,那个位置怎么也轮不到自己,朱棣此时的目标是当一个好王爷。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让他和晋王俩人带兵出征漠北。

朱棣冒雪行军,直接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又亲自准备了好酒好菜,派人去敌营劝降。

前有冒雪进入敌军腹地之勇,后有智取劝降敌军兵不血刃之谋。这可在朱元璋面前露了个大脸。另一路的晋王则一无所获,更是把朱棣凸显了出来。

当消息传到京师,朱元璋高兴的说:“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朱元璋有20多个儿子,除去其中一些花天酒地不求上进的,真正富有才干的儿子其实不多。

朱棣可以说是在里边儿拔尖儿的了。在领导这边有了好印象,下次有什么事情他自然会想起你。

此后,朱棣多次率军北征,屡立战功。等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标已经总率诸王防备边患了。

此时一件足以改变明朝的大事发生了,太子朱标他早逝了。朱元璋在多方考虑之下选择了朱允炆作为自己的继承者。

开始了对朝堂的大清洗,手段之狠,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特别是武将集团,所受到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

此举不仅为下一任皇帝登基扫清了障碍,也为朱棣后面起兵减少了对手。

朱元璋在自己去世前给朱棣留下一道敕谕,你的哥哥们如今都已经不在了,你现在统率诸王,防守边境,你要好好干啊,朝廷就靠你了。但是你要听朝廷的话不要乱来。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上位,此时刚登基的帝王看着手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叔叔们。各位还是镇守封地为好,爷爷的丧事我会认真办理的,你们就不用回京师奔丧了。

他实在是不相信自己的这些叔叔们,生怕哪一个借着朱元璋的葬礼把自己弄下去。

朱元璋去世,身为人子自然是要去送自己父亲最后一面的,朱棣人都走到半路上了,接到这个旨意,没办法,只能打道回府。

朱允炆在上任后先是推行仁政,进行改革,但是没多久就觉得不行,自己叔叔们手上的权利太大了,我这整天心慌慌的,不行我要削藩。

不到一年的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这些遵纪守法的王爷们先后被废。

藩王们一个个瑟瑟发抖,这干啥事你都要有一个过程吧,哪有这么整的。

大臣们一个个疑惑不解。这是在干嘛呢,那种强抢民女给自家后代陪葬的,拿人炼丹的把理由都送到你手里的藩王你不先动手,先搞这些遵纪守法的。不理解,祝福吧!

朱棣日子也不好过,他排行老四,大哥,二哥,三哥都因病去世了,如今自己就是最大的一个,还是藩王里实权最高的一个,这小皇帝实在是心狠手辣,看着几个弟弟的下场,朱棣毫不怀疑自己只会比他们的下场更加凄惨。

不行,这日子没法过来,反了算了。

于是在公元1398年6月的一天,在北平城的大街上,一个蓬头散发的中年男人疯疯癫癫的走着,看见别人带着东西从他面前经过,他还会上去争抢,有时还会直接躺在臭水沟里。

朱棣疯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帝都,建文帝得到了这个消息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气,燕王既然已经疯了,那我是不是就可以搞回燕王的兵权呢。

于是派人来到北平看一下具体情况,使臣来到燕王府就看到燕王朱棣在这烈日炎炎的夏日身穿皮衣,裹着棉被烤火炉,偶尔还来一次裸/奔。

使臣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确定朱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