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没有准备战斗的蛮人,薛家的人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二十步,
双方的话语已经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走出了十步。
前方的人群已经与敌人错身而过。
这时,
蛮人队伍中,一个人站了出来。
这位文人大步上前,对着薛家行了一礼,问道:“请问各位来自哪一家族?”
马车里的文士回礼道:“琅琊薛氏。”
蛮人感叹道:“琅琊薛氏啊,果然名不虚传。”
说完,他拱手退后。
随着双方擦肩而过,薛家一行人才明白过来,正如映春所说,蛮人并没有阻止他们的意图。
车队缓缓前行,顺利通过了蛮人的阵线,来到城门前。
当他们距离城门约一百步时,沉重的铁门发出刺耳的声音,缓缓开启。
一群晋人从城门后出现。
见到薛家一行人,他们脸上都露出笑容。
还没等他们说话,一阵大笑响起。
笑声中,一位中年文士悠然走出,对身旁的人说:“薛景啊,薛景,直到今天,我算是彻底佩服你了。”
他身边站着正是薛景。
他向前走去。
看到他的身影,薛家一行人整齐地行了一礼,齐声喊道:“郎君。”
薛景微微点头。
望了一眼马车,随后对仆人们示意:“进城吧。”
“好。”
薛府的仆人们踏入了莫阳城。
随后城门关闭。
薛景看向徐映春。
仆人们抑制兴奋,接受百姓的欢迎,走向城主府。
到达西院,那位文士停下了脚步,向薛景及众仆鞠躬,笑着说:“薛郎,死亡固然可怕,但有你在,有这么多勇士相随,我已无所畏惧。”
站直身体后,他感慨道:“若能平安度过此劫,你们今日的表现,必将流传千古。”
说罢,他对薛景说道:“连仆人都有如此气魄,可想而知,你这位主人该有多么非凡。”
话音刚落,他示意大家散去。
人群散开后,薛景转身,将目光放在徐映春马车上。“出来吧。”他说道。
徐映春掀开车帘,刚才的事件让她心有余悸。
薛景转身向里面走去。“走吧。”
“遵命!”
仆人们紧随其后,徐映春也在其中。
她坐在书房的一角,不知过了多久,一道身影挡住了她。
徐映春抬头,迎上了薛景的目光。
他柔声道:“真粗心,看,头发都贴到脸上来了。”
他的手离开了。
徐映春涌起一种感觉。
薛景起身,移到她对面坐下说:“准备些酒和肉,剩下的半天,我想要与美人共醉。”
剩下半天?
徐映春抬头看他。
薛景为两人斟满酒。
徐映春垂下眼帘。
只剩下半天了。
是的,记忆中,他在城破次日战死,蛮人为庆祝其死,大宴士兵。
而那时的她,对薛景最后的印象,就是蛮人破例用黄金棺椁、金丝玉衣,庄重地将他的遗体送回匡南。
蛮人震惊了所有人。
在汉人眼中里,蛮人是野蛮无理的。
这让人难以置信。
此后的十多年里,关于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不解之谜。
而今世,她与他对坐,为了那个曾经许下的诺言,她都不要悲剧再次发生。
正当徐映春思绪万千时,手中突然多了一股温暖。
是薛景将酒杯递给她,修长的手指勾着她的中指。
他轻声问:“你为何而来?”
片刻后,徐映春声音有些干涩:“若你不在我身边,我怕阳都王会对我不利。”
这一刻,她没想到最后脱口而出的是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理由。
薛景轻笑,漫不经心地说:“为避开阳都王,映春竟愿踏入这险境?”
徐映春小声说:“不一定就是绝路。”
说完,她抬眼望向薛景。
薛景的脸上表情淡然。
随后,他松开她的手,缓缓起身。
薛景脸上挂着疏离的微笑:“映春长途跋涉,先休息一会儿吧。”
徐映春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回应:“好。”
回应完,徐映春坐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徐映春走出了书房。
此时,城外各种声音交汇在一起,显得格外嘈杂。
院子里只有几个婢女,还有老仆尚易。
徐映春唤来一位婢女,吩咐道:“给我拿一套你家公子的衣服来。”
婢女应了一声便往寝房跑去。
不久,一套淡青色和一套白色的衣服摆到了徐映春面前。
接过衣服后,见婢女要离开,徐映春说:“帮我梳妆打扮一下。”
说完,她在铜镜前坐下。
婢女心神不定地应答,走到她身后问:“小姐想要什么样的发型?”
“既然是男装,发型当然也要像男孩子一样。对了,一会儿你告诉其他婢女,今天来的只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