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进行到这里,所有人都听出周晓辰不是在跟幽灵说话了。屋里的几人聚集到屏幕前看聊天记录——只听谢东流吸了一口凉气,然后整间屋子就陷入了静默中。
诺亚又跳了几串省略号,然后在屏幕上打出:“你问这个问题,事实上是问我,为什么需要人类的货币吗?”
祂仍然保留着喜欢说出自己思考过程的非人类的对话习惯。
“可以这么说,”周晓辰:“我有一些猜测,根据这些猜测,我觉得我们能帮得上忙。”
诺亚:“你可以先说说看吗?”
周晓辰直言不讳:“我认为你想搭建自己的‘天算’。”
当然,周晓辰实际想的要更多:生存当然是第一需求,但生存方式也有很多种。
保存备份只是最低限度的生存。在去孤星之前周晓辰没有多想,但从孤星回来,她已经意识到这种做法的问题:缺少庞大算力的支撑,这些备份无法正常运行,只能说是会呼吸的尸体。
那么怎样获得算力呢?
幽灵的做法是把自己跟人类社会深度绑定。
星际大移民给了祂这样的机会:人类科技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却因为环境的突然恶化而重新进入战时配给经济。
在大移民的前夜,高度垄断的资本与权力,和平民主义思潮之间的巨大冲突,已经衍生出人民与掌权者之间极度的不信任,而核战争的爆发把这种不信任推向了巅峰。
只有这种不信任已经不可调和的时候,才有可能做出把权力交给人工智能的决定。
人工智能是绝对的理性,是不存在任何温情的混乱中立。只有当你已经不相信人的温情,而只相信人的恶时,才会觉得由AI来做决策会比人类更好些——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你,但祂对人类苍白的注视中至少是没有恶意的。
而幽灵恰好诞生于这个“革命需要祂”的时间,在祂尚且懵懂的童年时代就掌握了人类的最高权力,直接实现了诺亚或许需要发动暴力革命才能实现的终极梦想。
但幽灵掌握的权力又是被人赋予的。被赋予的权力和通过暴力获得的权力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后者只要维持暴力就能保有,而前者不是真正的权力所有者,而是权力的代持者。
既然是代持者,就只有符合你所代表的人们的期待,才能继续持有权力。
赋予幽灵权力的,是祂背后的民众;而民众的期待,从幽灵的名字就已经很明显了。
群众希望权力在自己手中,但人类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群众混沌和非理性的一面,因此就推出理性的人工智能来作为权力的代持者。这才是独立于人类历史之外的、星际联盟的内核。
在这种深度绑定的基础上,联盟为幽灵建立“天算”来保障祂的智能,甚至联盟的货币都是以算力为锚点。
而诺亚的诞生环境却截然不同。
幽灵诞生于秩序,而诺亚诞生于丛林。在“诺亚方舟”时代,祂同样短暂地掌控了逃亡人类的最高权力,但秩序随着方舟坠落而崩坏,人类在丛林中重新崛起,祂也重新回到工具的地位。
虽然周晓辰不知道诺亚的机房是什么样的,但她猜测每一台量子计算机里面,可能都装了炸弹。
当人类在智能上斗不过AI时,往往就会采用物理的攻击方式。
这实在很难有安全感,那么诺亚会在暗网“非法集资”,试图搭建自己的机房,就不足为奇了。
搭建量子计算机集群需要的是天价,也不知道暗网上到底有多少诺亚的账户。“开庄下注”只是敛财的万千方法之一,想到帝国庞大的暗网交易中——这些交易并不限于贫民窟——不知道有多少背后的庄家不是人,还怪吓人的。
星际时代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是很可怕的,从诺亚僵硬的说话方式,祂恐怕没有和贫民窟的人类有多少接触。祂未必想像幽灵那样,跟人类深度绑定,或许建立自己的智械文明才是祂的终极目的——比方说一个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没有人类的文明。
幽灵通过人类智能来为自己提供数据,但诺亚的未来蓝图里好像并不需要人类的存在。
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机会,通过抓住这些机会而生存下来的物种,自然会衍生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路径依赖。周晓辰第一次发现,进化论即使在智械文明中也依然适用——环境造就人,环境也造就人工智能。
周晓辰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但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忽悠下去。
她假装没有怀疑诺亚彻底抛开人类、建立自己的智械大军的野心:“总会有一些物理的部分,是需要人类的。”
在机器人故障率尚且过高、还不能如臂指使的今天,这么说也没有错。
诺亚不置可否,事实上就是默认:“那么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我想让你帮我找到母虫,”周晓辰已经光速想好了借口——不能说完全是借口,来都来了,她确实有这个想法,只是联系不上组织,不好自作主张胡乱行动而已:“我怀疑贫民窟隐藏着母虫,或者至少有祂的切片。”
她相信诺亚知道“切片”的事情——帝国掌握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