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月从小侧门出了知青院,不紧不慢地向村子后面走去。
一路上基本没见到什么人影。
打麦场位于村子的另一头,与知青院遥遥相望。
所有人都在那里忙碌着,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她站在知青院门口,依稀还能听到那个方向传来的嘈杂声。
知青院这一带倒显得格外冷清,不过这正合她意。
毕竟农忙还未完全结束,请假这种事情嘛,肯定是越少人关注到越好,免得有些人红眼病犯了,舞到她面前叽叽歪歪,各种上纲上线。
虽说她不怕事,但也嫌烦,不如避开一些。
就比如现在,别人都在苦哈哈地干着活,你却悠闲地跑到现场看人家热闹。
这谁见了,心里能舒服?
只要自己得到实惠就行了,没必要特意怼到别人面前去添堵。
齐明月嘴里啃着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慢悠悠地朝山脚的大池塘走去。
苹果是梦想家园的产物。
从外观上来说,与移栽到外面的苹果树所结出的果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不过口感上略有差异, 梦想家园的苹果更为清甜。
正因为如此,她才能放心大胆地在外面吃这些苹果。
她之前断断续续移栽了十几棵苹果树出来,担心它们水土不服,还特地浇了点特殊山泉水,基本都活下来了。
苹果树的产量不低,但因为都在原先的果树林后头,村里人一时半会没注意到。
知青院这边,齐明月只给邱琳琳分过几个苹果。
不知道她是因为不喜欢苹果还是其他什么缘故,一直也没来问她苹果的出处。
齐明月这次上山就是打算去果林那边瞧一瞧,摘些成熟的果子,然后在果林附近找个角落进梦想家园。
绕过大池塘,有一条进山的小路。
这条小路不像平时走的那条路那么平滑,稍微有些陡峭,村里人很少走,但走小路去果林可以节省一半的路程。
她原本也不知道这条小路,每次都是跟其他人一样,乖乖走平常的那条路。
后来有一次和李树墩一起上山,跟着他走过一次,发现还真是省时。
这孩子年纪不大,却已经挑起家里的生活重担。
然而,半大的孩子力气终究有限,在地里干活所拿到的工分非常有限,根本养不活他和下面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
李树墩不得不将目光放到村后的大山,一有空就上山找食物。
长时间在山里东奔西跑,他对地形也渐渐熟悉起来,知晓了几条不为人知的小径。
这些小径路面复杂,白天光线亮堂,还能走走,天黑或者背着大量柴火的时候,便不适合了,很容易摔倒。
大池塘后面的这条小路相比其它小径来说,还算好走,只有少量几段路比较陡,需要手脚并用地攀爬上去。
池塘周围长满了比人还高的芦苇和野草,村里人洗衣大都在村子南边的小溪,很少会到远离村子的大池塘。
这个池塘主要用途是蓄水。
当山上的水流下来后,首先汇聚到大池塘里,然后再通过大池塘流入环绕村庄的小溪流。
只有天气干旱、小溪流水量不足时,才会使用大池塘的水。
齐明月刚刚绕过这个大池塘,眼前突然出现一道熟悉的背影。
她心中一惊,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两步,身子一闪,躲在一丛茂密的野草后面。
陈暄?
他怎么跑这里来了?他今天不是没请假吗?
听说一大早就出门了。
这里也没有上工地点啊。
齐明月思忖间,只见陈暄脚步飞快地转了个弯,一下子就消失在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
她好奇地看了一眼,忍不住轻手轻脚地跟了上去。
齐明月小心翼翼地趴在大岩石旁边,悄悄探出半个脑袋,朝岩石后面偷偷张望。
哇哦!
这里竟然有一大块麦地,放眼望去,估摸着得有十几亩地吧。
这里的小麦长势很一般,植株比其他地里的麦子矮小,麦穗看上去也没那么饱满。
此时地里有五六个忙碌的身影:
三个男人手持镰刀,刷刷地割着麦子,动作不似村民那样熟练;
两个包着头巾的女人跟在后面,将割下的麦子捆成一捆又一捆,动作同样有些生疏;
还有一个男人正吃力地挑着捆好的麦子,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田埂走去。
齐明月认真地打量着这个男人。
虽说此人戴着草帽,脸上还蒙着一块棉布制成的口罩,只露出两只眼睛,但她还是认出来这个吭哧吭哧挑麦子的人是知青院的陈暄。
她在知青院毕竟住了好几个月,村里的人可能还认不全,但知青院的人都比较熟了。
齐明月又仔细观察起其他人来。
忽然间,她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个包着蓝头巾的女人竟然是牛棚里的那位姚教授。
她不禁瞪大了眼睛,这才意识到这里的六个人中,除了陈暄之外,其他五个人似乎都是住在牛棚的下放人员。
难怪之前她不知道这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