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纵队发给八路军总部的电报提出,如果不西撤,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需向冀东派来第11支队,再加两个团,加强兵力。二、派来军政干部14人,团级干部12人,还要再派营级干部35人和连级干部100人。三、再运来一批弹药,主要是手榴弹。”
因为起义部队鱼龙混杂,需要改造;起义部队也缺少武器弹药,这样的要求不能说不合理,但是在整个华北的八路军都在积极为晋察冀根据地打破扫荡,需集中有限的军事资源打破敌人扫荡企图之际,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的请求很难满足。
又是两天之后,北方局来电,表示只能给几名团营级干部,其余的困难只能第四纵队和冀东起义军自己解决。
此次电报一改以前的“万不得已”情况下可以撤退的意见,表示不同意大部队全部转移,最多可以转移一万人,大部队必须留在冀东坚持斗争——这倒与看了历史答案的唐亮的“建议”是一致的。
可是电报发来的时候,部队已经在西撤的路上。
“唉,他们这么多人,都这么挤着一条山路撤退,这是要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