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之路在于道,道之所展在于符。对此孤夜还是认得些许常识的。可所知的大概念被颜老头剖析开来,原来是如此庞大细腻的一个修行系统。 师之职,乃传道受业,解疑答惑。既已讲开,断然没有只授一半的道理。 口干舌燥的颜老头将坛里剩下来的酒一并喝了个半滴不剩,然后再在孤夜期待的目光下徐徐道来: “修一符,与修多符在乎个人的选择,选择也是道,他们自己的道,无所谓孰强孰弱。白起一符之锐固然厉害,但也有赵国廉颇兼修多符,各符一出互有配合构成互补之势亦是不凡。 但符无多寡定强弱,却有阶级分高下。 道韵符凝聚成后,可分七个阶十四段,具体由七种颜色来体现。 白符,白黄符,黄符,黄绿符,绿符,绿蓝符,蓝符,蓝红符,红符,红黑符,黑符,各阶泾渭分明。当然,具体强弱还得分符的属性和当时使用的环境地势的配合。 最后一阶乃是金符,不过此符只是个概念,至今还未见哪位大贤智者能够修得出来。 而这最后一个境界乃是符笔相融,道与术相合的合道境了。 这个阶段的道韵符蕴含着人对天道的深刻理解,由于道韵笔是由天道神韵孕育而来,所以借用此物作为与天道沟通的桥梁,彻底融入天道。之后举手投足间皆为自然至理,生生不息。” “师父,个中道理太过玄妙,不知合道境后实力具体体现再哪里呢?” 对于那些神神叨叨的事情,孤夜即不感兴趣想必以后也不会去探究。他好奇的是这个阶段的人可以强到何种地步。 “你这竖子,术乃小技,不要只关心旁枝末节,而是要把心放在能够洞悉天地运行规则的至高道理上面。” 见孤夜对道的终极追求兴趣缺缺,颜老头不免也是暗叹了口气。 是啊,世人多重术而少重道,自己又何曾不是如此才会落得这番田地。如果当年不下山的话,想必不能窥得一缕天机,怕也没有这身烦恼吧。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到这里,颜老头也就干脆跳过那些道可道非常道,直接从术法上来诠释。 “通俗来讲,合道境与聚符境的最大区别便是用来书写道韵符的墨水多与寡。 聚符境书写道韵符,用的是储存在自身的同化灵力,用完即休。合道境就不同了,因为人与天道已然沟连,所以天地灵气不枯竭,施术者便可无限书写道韵符了。” 孤夜听罢心中大骇,如果真如所说的那样,岂不是一个合道境便可以吊打所有聚符境。以有限对无限,无异于以卵击石。 “呵呵……为师是真不该说得这么远的。相传除了咱们道家祖师老子之外,基本上还没有听说出过第二个合道境的人物。且连祖师是否真的已经达到合道境也不可考究了。 以上说的,乃天下学派所共通的符道境界,但兵家学派却是个例外,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修行体系。 总体来讲,凝神孕笔是将那缕生而带来的天道神韵凝聚成勾动灵气的器具,而点墨境是将自己的道,通过道韵笔调集灵气给表现出来。 所谓道,无形无质。但具体说起来没有那么玄乎。你也可以理解为自己亲近的事物或者道理。 例如儒家,他们是以礼为自己的道。法家是以竖立规矩为自己的道。医家是以悬壶济世为自己的道。最好理解的是杂家,他们提倡的道是包罗万有的。只要是合理存在的就皆是道。所以这一派门人,凝聚出来的道韵符千奇百怪,让为师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有一人三十寒暑如一日,不断修行的一个道韵符居然只是如何让自己无需沐浴,而时刻保持全身不染尘垢。 所以既然万物皆有道,只要亲近即可。于是兵家另辟蹊径,这一派并不把那缕天道神韵孕育成道韵笔,而是将它掌握后直接融进了自己的身体里。 试问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比自己的身体更加亲近的。以身为道,那也是道。 在兵家体系中,天道神韵同样勾动天地灵气进入身体,当身体达到饱和后,他们便会利用外物去不断打破身体固有的结构,好让灵气更加充分的去滋润身体。 整个修行过程简单粗暴,就是不断打破修复,再打破再修复。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体的骨骼血肉会被不断的强化,力量和速度也会不断的增长。 境界的话也是有的,一瓮百斤,从一瓮到九瓮。之后是鼎,一鼎千斤,从一鼎至九鼎。 不过这个学派有个非常大的弊端,那便是资源消耗特别大。特别是随着他们境界越来越高,身体的强度也会增强到一个恐怖的地步。所以并不是什么普通的天才地宝就可以符合他们即要打破身体桎梏又不危急性命的要求。 所以想修到高层次,非大世家或者王公贵族才有那个人力财力。但是中低层次却是最为实用的,加上各国连年征战不休,所以世人修兵家之道者还是大有人在。 由于一路重于符,一路重于身,渐渐的也便有了文武之分了。” 口干舌燥的颜老头话毕,再次拍开了另一坛酒的泥封。他这才知道,原来为人师者是真的累啊。 “乖徒儿,为师知你有伤在身,但世间灵药无数,也不是非得用锻骨草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治疗,将那缕天道神韵用来修武着实可惜。 你原本就已将身体练到了三瓮之力,如果孕育出道韵笔之后引灵气入体,储存量也是比大多数人要多得多。 到时候或许只需些普通草药,配合上灵气的滋养,心脉处的伤势也不是不能好利索的。所以从武之道就不用再去考虑了,当务之急还是抓紧时间感受你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