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前一天,众人聚在主院,给侯夫人请安。
侯夫人端坐在上位,威严的道,“明天你们三个跟我进宫赴宴,一定要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切莫张狂。”
博洛尘,冯丹霞都恭敬的称是。
博洛明不耐烦的说:“娘亲,你每年都这样说,烦不烦呐?快点吧,我还约了同窗参加诗会呢。”
侯夫人怒视他:“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你,你可别给我惹事。”
博洛明讨好道:“知道了,母亲,我保证乖乖的,不惹事,那我先告退了。”
边说边行礼,快步退出去。
侯夫人不由的气恼:“这孩子……”
江姨娘柔声安慰:“四公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您也别总拘着他。”
“况且他约了同窗,总不好失约的。”
“再说四公子在外寻到什么新奇的东西,总要带回来给您,对您最为孝顺。”
侯夫人由怒转笑:“这孩是闹腾了些,但是极孝顺的。”
“孩儿还要去上值,先告退了。”
“孩儿还要去念书,先告退了。”
“孩儿也还要去上值,先告退了。”
三兄弟也紧接着行礼告退。
侯夫人端着茶碗,吹了吹,抿了一口,“这偌大的侯府就靠我一个人操持着,也没见一个能帮上我的,这马上都岁首了,操劳的地方可多了。”
冯丹霞暗暗腹诽,还没人帮忙呢,是她自己舍不得放权。
刘姨娘微笑着,却略带讽刺的说:“姐姐,虽说能者多劳,但也不能过于劳累,今年不是有新人进门,可以让她们来辅助姐姐打理庶务。”
邓姨娘用手绢掩面打着哈欠,附和道:“是啊,姐姐都娶了新媳妇,就应该享福了。”
侯夫人心中暗恨,该死的小妖精,昨晚又缠着侯爷。
但面上带笑的说:“她们才成婚不久,我可不想太累着她们。”
刘姨娘夸张的道:“呀!有姐姐这样婆母真是幸运,这么的疼儿媳妇。”
“这不是还有二小姐吗?让她跟着一起,有什么事情让她跑就好,两位少奶奶也累不着。”
侯夫人略略思索的说:“那丹霞与妍卿,这段时间就跟着我身边,学一下管家,帮我分忧一下。”
冯丹霞欣喜道:“母亲,我会好好学的。”
顾妍卿福身行礼:“母亲,最近儿媳略感不适,需要休养,怕是不能为母亲分忧了,还请母亲见谅。”
侯夫人沉思:“那妍卿你就好好休息吧,好了再来母亲身边。”
“诗施,你也到相看的年纪了,就跟着你嫂子一起在我身边学管家。”
博诗施微红着脸,“是的,母亲,我定会跟着嫂子好好学的。”
侯夫人告诫道:“明日你们在府里的,可给我老实些,别想着整什么幺蛾子,被我发现了定不轻饶。”
众人纷纷说:“不敢。”
刘姨娘轻笑:“姐姐,说笑了,府里有您的管家,谁敢出幺蛾子?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也没有那个胆。”
侯夫人轻哼:“不敢最好。”
她转而又温和的笑:“明日过节,赏赐都已发到各个院子,想吃什么菜色,都去大厨房点,可别给我省着,你们自己也热热闹闹的过个节。”
众人又纷纷的谢过,又热闹的讨论明日节日怎么过。
热闹过后,侯夫人乏了,众人各自散去。
到了院门,冯丹霞高傲的对着顾妍卿说:“你倒识相,省了我的力气,我可不想跟你一起共事。”
顾妍卿上下打量她一眼:“彼此,彼此。”
说完不等她回,抬步就走。
冯丹霞哼一声,转身就走。
博诗施与刘姨娘对视一眼,错身离开。
顾妍卿回到卿语院,立春前来禀报:“威武镖局已经回来了,送给护国公府的节礼,已经安全的送到三表少爷那里。”
“三表少爷又给您运来一车节礼,还有一封家书。”
顾妍卿欢喜道:“家书呢?快拿给我。”
立春赶紧呈上,顾妍卿接过,仔细的看起来。
家书末尾写着,妹妹独自在京城,莫怕,有护国公府为你撑腰,虽然我们远在边关,但威名还在,能吓退鼠辈。
有事去找护国公府的人,哥哥也会赶回来。如果妹夫敢欺负你,告诉哥哥,哥哥回来揍他。妹妹多保重。
她忍不住哭泣,不由的想起上辈子,祖父他们刚打了胜仗,争取了10年的和平,却因为皇子之间的争斗,护国公府被陷害通敌叛国,这辈子她一定要提醒祖父他们提前防范,不让他们重蹈覆辙。
立春安慰道:“小姐,莫要伤心,表少爷那么疼您,可不想看见您哭泣。”
顾妍卿擦着眼泪,呜咽的说:“难为三哥哥,常年的东奔西跑,还要挂念我。”
立春急道:“我的好小姐快别哭了,我们去看表少爷给您带了什么新奇东西,那是表少爷的一片心意,您总要看看吧?”
顾妍卿抽噎:“你先去登记入册,我先去给三哥哥回信,再去看。”
三哥哥送的有各地特色花样的珠钗环佩,奇珍异宝,绫罗绸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