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十日(1 / 2)

千金令 拂衣闲闲 1090 字 1个月前

陶嵩此言一出,周遭霎时寂然无声,仿若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扼住众人喉舌,让呼吸声都轻微了许多,气氛滞涩沉闷起来。

在座的每一位皆知,陶嵩猜测虽无实证,却绝不是空穴来风。

良久,顾利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道:“此事还请陶侍郎尽数禀明圣上。”

若是圣上知晓此事,必定勃然大怒,接踵而至的就是从里到外的彻查,更加会引得人心惶惶。顾利苍原本是打算再拖上几日,等到魏军兵力消耗殆尽之时,将其一举攻破,战事平定之后再禀告圣上,彻查奸细之事。

没想到却被陶嵩提前叫破。

眼下此事被摆在台面上,他既不能充耳不闻,也不可知情不报,只能提前让圣上知晓。

同为将领,曹千里自是看出顾利苍心中隐忧,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顾将军许是年纪渐长,少了些果断。不过,曹千里自己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眼下有陶侍郎顶在最前头,甚是合他的心意。

营帐内的人都散了干净。

顾利苍起身,背着手向窗外看去。

北境的风如刀割般凛冽,混着冬日未尽的寒意,刺啦啦地吹得人脸颊生疼,远处天空灰暗浑浊,似有尘土和沙砾夹杂在风里升腾翻飞,伴随着阵阵鸟啼鹰嗥在头顶盘旋,颇有些风声鹤唳的肃杀之气。

起风了。

帐中人影似是经不住这呼号凌然的北风,素来挺直的背脊微微弯折,止不住地连声咳嗽起来。

……

陶嵩动作很快,当日便拟好了文书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正如顾利苍所料到的,疑有奸细之事引得梁武帝震怒,当庭下令派监军使带上人马即日出发,赶赴庭州彻查此事,势必要将混入梁国的奸细给揪出来问罪,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监军使一行人昼夜不停地赶路,在二月末赶到了庭州大营。让顾利苍意外的是,梁武帝还有单独给他的旨意。

“顾将军,圣上口谕:魏贼叫嚣,着实可恨,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限你十日之内平定战事,还边境安宁,扬大梁国威。”监军使王安到了后,第一件事就是传达圣上旨意。

一边曹千里眼风扫过,暗暗观察顾利苍的反应:十日之内。这可是与顾将军的计划背道而驰呀。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不知他是抗旨不尊,还是会顺着圣上心意来?

在曹千里看来,这场仗胜负早已定好,魏军不过是得了军防图纸才得以拖了这许多时日,若单论兵力魏远不如梁。快打也许会多些伤亡,却能快刀斩乱麻,以免迟则生变;慢打能将魏军拖得疲软,等他自乱阵脚再一举灭敌,胜算最大损失最小,但梁军士气也会逐渐低迷。

各有利弊。现如今,圣上已然做出了与顾将军相反的选择。

顾利苍沉默数息,终是躬身一拜:“末将领命。”

见他并无二话,监军使王安倒是松一口气。其实圣上还说了,若是顾大将军不接令,就将他的兵符扣下,调度周边兵力灭了魏贼。

可顾大将军威名赫赫,顾家军又骁勇善战,自己不过是个监使,哪里敢与之叫板,还扣他兵符!

好在顾将军到底还是忠君仁厚,愿意遵从圣意。极好极好,也免得他难以收场。监军使王安说完了,就带着人匆匆赶往自己的营帐去查奸细的事了,这才是他来的主要目的。

顾利苍送走了王安等人,独自一人留在营帐中待了好一会儿。

账外的守着的顾军将士们看不见里边情形,只能听见断断续续传来压抑的咳声,面面相觑之下,皆有隐忧:自来了北边之后,将军咳疾久久未能痊愈,若长此以往,伤及脏腑该如何是好?

军医也曾来看过几次,说将军是沾了寒气引发旧日咳疾,开了几服温补的汤药,吩咐需好好将养着。可照将军的性子,哪里能闲适下来养病?到了后来,甚至连军医都不见了,只说并无大碍。

“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账中隐隐传来一声低不可闻的轻叹。静坐的将领松了松勒地发紧的甲衣,才觉得桎梏的感觉褪去了些许。

圣上只给了他十日,但愿在此战结束前,军中能一切安稳。

……

为方便王监使查案,也为确保结果公正不偏颇,庭州大营中专门单独开辟了一个区域供其使用。从京城带来的人手呼啦一声排开一圈,将监军使所在营地围成了铜墙铁壁。

这架势,竟是比一军将领的军账还要更加密不透风。

军队之中纪律严明,虽然面上无人议论,但私底下的闲话的却是无法完全杜绝,各种流言在静默之中悄悄蔓延开来。

最令顾利苍心中不安的,则是京城来的顾家军和原本就驻扎在庭州的将士们相互起了猜忌,都认为是对方的军营里出现了奸细。

大战在即,军中内部却相互离心,就仿佛一块坚硬的石板上,噼啪一声从中破开来一条裂纹。虽不至于直接断开,却像是悬在头顶上的寒刀,不知何时就会砸的人头破血流。

顾利苍与曹千里、陶嵩一道,详细研究了山势地貌,做足了周全准备和周密部署,为了避免隔阂,还特意兵分两路,一路由顾家军出征正面迎敌,牵制魏军,一路由曹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