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五年的昆山龙舟大赛,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落下帷幕。 十支代表各村参加角逐的龙舟队分出一二三名。 第一名可以参加明年苏州府龙舟大赛状元榜眼探花争夺.. 昆山县城曾经在苏州府大赛上取得最好名次:第三名。 如果能得到状元榜眼,有机会派出代表队到上海参加更为隆重、场面更壮观的冠亚季三军大赛。 接近正午的天气能热死老狗。 娄河边的锣鼓声渐渐停歇,除了少数观众仍然依依不舍等龙舟上的亲人好友。 其他观众们瞬间作鸟兽散。 国人看热闹就是这个脾气,要的是那个指点天下、无事不知的感觉。 至于说得对不对,反正是打嘴炮,把瘾过足了再说。 烈日下,浩浩荡荡人群往县城里涌,纷纷往街边阴凉出贴。 一路上,口才不好也不敢指点江山的听得同样带劲,偶尔附和几句,偏偏说的牛头不对马嘴。 引来旁人一阵哄堂大笑,却也无人在意。 反倒是让无所不知的嘴炮们更得劲,一路上将偶然从某个远房亲戚说话时听到的半条消息,吹嘘得比民囯政府机要室大员知道得还多的模样。 中村次郞混在人群中,他不说话,就听。 旁边的几个学生见有忠实听众,正吹牛逼唾沫横飞,着实比谁都厉害,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哪个同学的老子在驻江防某团升了官,江防团又添了什么新式炮艇,连炮艇上的新式大炮参数都如数家珍... 中村次郞手中捏着寸余长尖头铅笔,偶尔在左手上的烟盒上画两个绝大多数人看不懂的符号。 ... 街上的人越来越多。 逛街的姐妹花发现时间不早,刘小悦抬手看了看手表说:“十一点半。” 手表是杨颖从囯外带回来的高级礼物,价值不菲,据表姐说花了她半个月生活费。 刘小悦爱不释手,不时翻手腕看一看。 小县城并不大,街坊邻居差不多认识刘掌柜家漂亮的二女儿刘小悦。 不时有人与她打招呼,顺便问她旁边的杨颖是谁... 眼里露出炙热得能烧死人的表情。 杨颖不喜欢这种热情,拉着刘小悦在人群中快速穿梭,径直往回家的路上走。 俩人早忘了早晨一起出来看龙舟的长工吴长河。 跑过东方大饭店时,杨颖忽然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 下意识四下打量,终于看到街边的招牌:东方大饭店... 看着饭店名字,杨颖乐得差点将嘴里含着的皇家贡品陆家浜糖枣给喷出来。 “你笑什么?”刘小悦看了看东方大饭店招牌,没觉得有什么异样。 “我说,这么丁点大一个小馆子,也好意思取名字叫东方大饭店?” 刘小悦想了想:“东方大饭店是我娘的远房表妹开的...” “那就是...表姨?女人家开饭店?”杨颖愣了一下,觉得不可思议,这年头,女人抛头露面的并不多。 就算有,也是开个豆腐店、粥店、糕点铺子或胭脂铺,开饭店的着实少见。 “上海小金山寺那个老秃驴,说敏姨是克夫命,姨才会被夫家休回娘家,按我们这边的风俗,娘家不能收留被休的姑娘...”小悦悦恨恨地道:“表姨公将县城里的一个小院给了表姨,表姨总算有了个落脚处,为了生活,迫于无奈托我爹帮忙在这里租了个小铺子开了这个东方大饭店...” “克夫?现在还有人相信这个?”杨颖抓住关键词,囯外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不由来了兴趣:“走,进去瞧瞧...” 至于小金山寺在哪,老秃驴是谁以后再慢慢打听,这口气绝对不能忍! 小县城里民风纯朴,一般不会跟风做相同的生意。 比如,一条街上绝对不会出现两家饭店,也不会有两家杂货店、酱店、粮店。 以防恶意竞争。 江南丝织业发达,而这种本地大产业没人能做到一家独大。 大家慢慢将商铺集中在一条街上抱团取暖。 以应付开设在上海的日资三井株式会社工厂,采用流水线生产带来的低成本竞争。 东方饭店大堂里桌子两排总共六张,中间留出过道。 柜台与进出厨房位置占了地方,要不然能摆八张桌子。 而柜台必不可少,要放酒以及给等候的客人赠送一碟茴香豆。 袁书气喘吁吁从后门穿过菜地溜回来,刚进后门就看到杨颖和刘小悦进来。 袁书直接抓了顶让张敏才从隔壁裁缝铺拿回来的高筒白帽子扣头上。 然后出现在厨房与大堂间门口。 看到刘小悦,白色高筒厨师帽下边的脸上露出发自心底的笑容。 江南人精打细算,到饭馆吃饭的人要么是请客,要么是单身汉不想麻烦,要么路过的客人刚好肚子饿。 昆山城老字号名小吃就有十好几家,东方饭店以炒菜为主,无法与各名小吃店相比。 张敏在后厨房理菜,心里在想这个老黄怎么前面不走偏偏喜欢走后门。 回来后招呼都不跟自己打,亏自己刚才还把旗袍撩高了不少。 心思在老黄身上,自然没留意到有客人进店,而且还是自己的表侄女。 杨颖自然没把曾经在上海码头见过一面的袁书认出来,倒是对他头顶的那帽子多看了两眼。 囯人对戴白色帽子很是忌讳,因为跟戴孝一个模样。 她刚下船时,看到坐烈日下的那个袁书,才刚从监狱里放出来,满头汗珠面色全是沧桑。 跟现在打扮完全不一样。 刘小悦抬头,指着挂在墙上黑漆木板“菜谱”点菜:“松鼠鳜鱼,爆炒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