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河朔英杰逝,北方战火息1…(2 / 2)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1666 字 1个月前

!”

又1次强调:汉末的海岸线要远比后世深入内6,因此,本就靠海的北海国(潍坊、青岛西北1带)更加靠近海滨。

太史慈这番话,使臧霸瞠目结舌。

“子义如何得知,管承军淳于?子义既为东莱人,则应知淳于在北海国、城阳郡交界之处,其地距海滨之都昌,尚有8十余里。”

淳于县是后世的潍坊市坊子区,汉末位于海滨的都昌,则是后世潍坊市临海的昌邑市等近海县。

淳于县距都昌县海滨,确实有8十余里。

是以,臧霸认为,管承的大本营,不应该在淳于县。

更何况,身为同行…尽管臧霸等人是山贼,而管承是海贼…臧霸等人非但理解管承的行为逻辑,而且…

这些泰山群寇也曾遍搜管承,当然了,结果自然是他们没有搜寻到管承之踪迹。

太史慈有些不悦。

“宣高兄,管承此东莱人氏既可军于北海国,则其人为何不可军于尽为沃野之淳于县?”

周瑜见太史慈、臧霸2人有争吵之势,当即含笑打断了这1趋势。

“宣高兄,实不相瞒,某等不可能得知管承何在,是以,指出管承大本营所在者,实为主公也。”

臧霸闻言,登时闭口不语。

周瑜继续侃侃而谈。

“宣高兄既知管承此人,想必兄等已遍寻其人之踪迹,然否?”

臧霸颔首后,叹了口气。

“正是!以是故,某等方知,管承之大本营在北海国,然则…某等实不知,管承竟军于淳于县。”

周瑜微微1笑。

“宣高兄,不知城阳郡而今驻军几何?”

淳于县毗邻城阳郡,而城阳太守,是泰山群寇首脑之1的孙观之弟孙康。

臧霸之所以将自己的大本营设在琅琊国开阳县,是因为开阳县恰好位于青、徐、兖3州之交界处,以便更好控制青徐2州,以及兖州泰山郡。

综上所述,太史慈、周瑜才会担心,臧霸是否阴怀不轨之心。

没错,在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的时代,臧霸或许只是1个小诸侯。

但在曹操白门楼斩吕布之后,臧霸终于迎来了春天。

白门楼之后吕布授首,臧霸因之前曾协助吕布抗曹,闻布死讯,惶惶不可终日、逃到山野间藏匿起来。

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

摘自《3国志魏书十8》

曹操对臧霸的态度极为温和。

曹操将其探访招募来,温言抚慰后,仍给了臧霸军团对青州、徐州地区的实际控制权。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在此之前,袁绍-曹操联军则分别在发干县(兖州东郡)痛击陶谦(192),在封丘县(兖州陈留)痛击袁术(193),揍得袁术联军“迸走流离、几至灭亡”。

(袁)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袁)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魏书武帝纪》

(袁术)甫诣封部,为曹操逆所拒破,流离迸走,几至灭亡。--《英雄记》

陶谦属袁术联军,又屡为袁绍、曹操所败,因此对曹氏极端仇视。

再说张闿的动机。

谈到张闿,首先要明确张闿的身份。

《吴书》仅提到张闿是陶谦部将,而《后汉书陶谦传》则补充凶手是“阴平守将”。

曹操父嵩避难琅琊,时(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后汉书陶谦传》

阴平县属东海郡,而东海郡又恰恰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

按《臧霸传》记载,霸自兖州泰山亡走徐州东海,在此组建流民武装,替陶谦镇压青徐黄巾。

(臧霸)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魏书臧霸传》

按臧霸“收兵于徐州”的记载看,可知陶谦在东海郡招降了部分黄巾。因此阴平县(属东海)守将张闿,很大概率是黄巾余党。

(霸)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魏书臧霸传》

张闿与曹操并无私怨,不过考虑到其“黄巾故将”的身份,可知其出身较低,文化水平应该也不高。

而曹嵩偏偏又是个“天下巨贪”,昔日“货输西园1亿钱,官至太尉”,震动京师。兼携带“辎重百余车”高调出行,无异匹夫怀璧,自取灭亡。

曹嵩时赂中官及输西园钱1亿万,故位至太尉。--华峤《后汉书》

太祖迎嵩,(嵩)辎重百余两。--韦曜《吴书》

所以,张闿杀曹嵩,其直接动机就是贪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