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大军就地驻扎休息,赵旻则开始伏案绘图。
没有坐标系及高程基准,也影响不了赵旻绘图。
其人将白公渠渠首的引水闸定为基准点,在高程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赵旻可以做节制闸、分水闸来解决白公渠的流向问题。
1言蔽之,在赵旻看来,关于白公渠的疏浚修缮,1切都不成问题。
次日,赵旻并未急于组织施工,而是率兵卒沿着只剩下大致轮廓的白公渠,从渠首疾驰至其中断的部位。
做好标记之后,赵旻又率军自此中断部位,沿着附近绿油油的农田,疾驰至渭水之滨。
至此,赵旻已经彻底清楚,白公渠的整体路由。
是夜,3万大军以校为单位,驻扎于已废弃的白公渠沿线。
各校之溷,也就是集体厕所,被赵旻设计在农田田垄附近,以便屯田农户就地堆肥、施肥。
夜已深。
兵卒们奔波1整日,早已酣然入梦。
赵旻在安排曹彰、曹植、孙绍3人睡下后,此刻仍在中军帐内伏案绘图。
钟繇提着风灯,静悄悄走进赵旻的中军帐中。
赵旻放下手中的绘图炭笔,仰首看向其人。
钟繇放下风灯,向赵旻作揖道。
“主公,白公渠废弃已有1甲子(6十年)之久,其非但已堵塞,且早已中断。既如此,某等3年之内可否将其疏浚?”
赵旻哑然失笑。
“元常公此言差矣,修缮此渠何需3年之久?”
钟繇愕然。
“主公莫非有何良策?”
赵旻微微1笑。
“元常公当知,泾水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故而其中裹挟大量淤泥,其冲击之力道宛若千钧。不知元常公以为然否?”
钟繇颔首。
“诚然如此,然则…主公,此与修缮白公渠有何关联?”
赵旻再次哑然失笑。
“元常公,白公渠因何而淤堵,竟至于中断?”
钟繇蹙眉答道:“皆因白公渠年久失修、兼且淤泥极多之故也。”
赵旻笑着颔首。
“然也!然则…元常公以为,我等察看之渭水,其水势、水文又如何?”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曹爽毁营、改其编制归属,说明在正始6年时(245),中垒、中坚2营是隶属中护军(即司马师)的。
因此曹爽才需要将之拆分整编,使之重新隶属于中领军(即曹羲,曹爽之弟)麾下。
然而按照《宋书》记载,魏世的中垒、中坚2营,本就应该隶属于中领军。换言之,至晚在正始6年(245),中护军的权力已经出现扩张,不再局限于“主武官选举”,而是开始正式领营(领中垒营、中坚营),即掌握实际兵力。
关于护军权力扩张这1问题,张金龙在《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1文中曾有留意,仇鹿鸣在《高平陵之变发微》1文中也曾提到。
中护军正式领营,具体始于何时,颇难定论。或许是正始初年由曹爽改易,以方便表弟夏侯玄掌握禁兵;也可能是夏侯玄卸任后由司马懿改易,以方便其子司马师掌握禁兵。
总而言之,自齐王曹芳开始,中护军便不再是单纯的人事职务,而开始染指中军兵权。《魏略》称夏侯玄、司马师以护军身份“总统诸将”,也是出于这个历史背景。
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魏略》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后来“以中垒将军行中护军”,也能佐证护军1职的权力扩张。
使使持节、行(即代理)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北迎常道乡公(曹)璜嗣明帝后。--《魏书齐王纪》
这也是《晋书》提到的“魏世中护军隶中领军,晋世则不隶”的根本原因。
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晋书职官志》
实际出于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的缘故,护军的地位在嘉平元年(249)之后大大提高。这也是东晋葛洪称曹魏护军王图为“军督”的原因所在(见前文注引)。
嘉平元年即正始十年(249),该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党羽,独擅朝纲,因此改变了曹魏的中军武官结构。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