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逃亡深山。
这与赵旻辖区因推行屯田新政而“几无流民”的情况,可谓截然相反。
去年年初关、张2人攻伐会稽郡之时,便曾发现此重大问题,并曾为此义愤填膺…
这哥俩政治觉悟还是不够高,所以没有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这种极具前瞻性、且实操性颇强的口号。
言归正传。
孙权提出“山越人”这个问题之后,江东众臣属登时豁然开朗。
但不待众人发言,孙权便抢先道:“而今逃匿深山之山越人,其数岂止百万,若某等征其悍勇者为兵、精壮者为农、余者为奴客,则何愁江东不兴邪?”
孙权这番话若被赵旻听到,其人1定会被赵旻痛骂1番。
盖因山越人之所以逃匿深山,正因为江东士族、豪族太过于压榨黎庶,孙权不考虑如何从源头解决问题、缓和甚至化解矛盾,反而要将山越人强征为兵、为奴…
孙权如此做,何异于饮鸩止渴?
江东覆灭的命运,从孙权讨伐山越时起,便已被注定。
相比于施行仁政、顺势而为的刘备,孙权确实格局小了。
但是!
孙权这番话,江东众臣属却颇为认同。
“主公所言极是!”
“主公英明!如此1来,何愁江东不兴?”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
“主公,此仅可解“兵从何来”之困,某等何以养兵?”
孙权微微1笑,开始推出其人的1系列权谋诈术。
没错,就是权谋诈术,这并非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纵观江东历史,其之所以无法如李唐中后期1般,形成“地方藩镇割据”,靠的就是孙权的1系列权谋诈术。
无论如何,都不得不承认,孙权的政治手腕,远非孙策所能及。
如是般,孙权抛出了其人酝酿已久的“奉邑制”以及“复客制”。
如果说授兵制是上层建筑的话,那么奉邑制和复客制,便是其经济基础。
“奉邑”即授兵将领的食邑。
相关记载在《吴书》中俯拾皆是,周瑜、鲁肃、吕蒙、徐盛等人均有涉及。
(孙)权拜(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
摘自《吴书之周瑜传》
(孙权)以寻阳、阳新为(吕)蒙奉邑。
摘自《吴书之吕蒙传》
甚至还有周泰这种“所在皆食其征赋”的特例。
即周泰没有固定奉邑,在何地任官,便收取何地的赋税。
(周泰)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
摘自《吴书之周泰传》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牵招在雁门郡戍边,又历时十2年,卒于任上。如此勋业,最终竟然仅仅混了1个“关内侯”。须知,关内侯数量猥滥,空有爵号,而无食邑,属于安慰性质的荣衔。
明帝即位,赐(牵招)爵关内侯。--《魏书牵招传》
可见刘备故人的身份,给了他多么巨大的政治桎梏。
田豫和牵招类似,也是刘备在边地结识的旧人。
彼时田豫在公孙瓒麾下“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分别时刘备又为之流涕,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
刘备之奔公孙瓒也,(田)豫时年少,自讬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魏书田豫传》
不难看出,田豫的早年履历,与赵云十分相似。
时,先主亦依托(公孙)瓒,每接纳(赵)云,云得深自结托。--《云别传》
因为这层敏感关系,田豫在曹营的仕途相当坎坷。与牵招相比,亦不遑多让。
曹丕时代,北狄强盛,扰乱边塞,于是用田豫,牵招等人“并护鲜卑”。既然“北狄强盛”,那曹丕此举,用心可谓险恶。
文帝初,北狄强盛,侵扰边塞,乃使(田)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俊并护鲜卑。--《魏书田豫传》
曹叡时代,辽东公孙渊叛乱,与孙权交通。中领军杨暨举荐田豫率兵于海路截击,结果田豫“有功不赏,无罪却罚”,酿成了千古冤案。被陈寿称作“功不见列”。
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田豫)尽虏其众……(田豫)由是,功不见列。--《魏书田豫传》
这里需要注意,中领军杨暨的角色。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田)豫应选。--《魏书田豫传》
杨暨在曹叡时代,曾多次进谗。比如谗害刘晔,即出自其手。
(杨)暨谦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明)帝曰:“(刘)晔与吾言蜀可伐。”(杨)暨曰:“晔可召质也。”--《傅子》
换言之,杨暨本人实际充当了曹叡的鹰犬,望风承旨,替主子干脏活。
可见田豫自出征之始,恐怕已经注定了悲剧下场。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