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9(3 / 3)

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诸葛亮对自己长期退居2线的境遇有所不满。

尤其是考虑到此次战役中法正大放异彩,1时间风头无2,这无疑更会令诸葛亮感到不平。

陈寿认为法正与诸葛亮“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可见2人存在竞争关系。法正得志,愈加反衬出诸葛亮的失意。不过诸葛亮也并非全无动作,比如他趁着法正远征汉中之际,表举杨洪担任蜀郡太守,顶替了法正的职务。

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蜀书法正传》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诸葛)亮于是表(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蜀书杨洪传》

实际在刘备入川至称帝的十年时间中(211-221),诸葛亮长期处在“地位尊崇,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尤其难以染指兵权。而在军事事务之外,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虽是“敬信”,但也并非言听计从。

先主既敬信(诸葛)亮,加察(彭)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蜀书彭羕传》

举例而论,诸葛亮攻讦政敌彭羕的建议,便被刘备顺利采纳(见《彭羕传》);但同样作为诸葛亮政敌的法正,由于得到刘备的“爱信”,便毫发无损。

诸葛亮甚至悻悻地表示“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法孝直为之(指刘备)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法正传》

学者宋杰认为诸葛亮如此行事,1方面属于审时度势、看人下菜碟;另1方面也佐证了其地位的下降,君臣关系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因此无法畅所欲言。

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也表明他们的君臣关系虽然依旧融洽,但已不是像起初那样如鱼得水。--《从军府到霸府——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那么,当刘备称帝,也就是践祚后,2者关系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