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4(3 / 3)

将”时与“司盐校尉”岑述违戾不和,因此蜀汉的盐官与铁官,是否像曹魏那般统归于司金中郎将管辖,颇难定论。

后(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不和,至于忿恨。--《蜀书杨洪传》

吴国的矿冶经营与官职设置情况不详,不过从《宋书》记载来看,直到南北朝时代,江南地区的冶铁机构,仍“多是吴所置”,可知孙氏统治时期应该也设有类似机构。

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署冶令,或署丞,多是吴所置。--《宋书百官志》

其实古代的金属制品,大用途无外乎以下几类:武具、农具、货币、尚方器物等。在两汉魏晋时代,由于朝廷对金属的垄断控制,部分农具尚是木制。金属的主要用途,应该还是以铸造兵器、货币为主。

董卓入京之后(189),曾组织过1次铸币改革,结果为了节省铸材,搞出了许多劣币,导致“钱货不行”。因此汉末3国时代,粮食与布帛长充当1般等价物。

(董卓)坏5铢钱。更铸为小钱,大5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即“剪凿钱”)。于是货轻而物贵,谷1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魏书董卓传》

直到魏齐王时代(239-254),护军当中收受贿赂,仍然是收绢帛而非铜钱。

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5百匹。”--《魏略》

虽然魏、蜀、吴3国均尝试过恢复铜钱的流通,但成效有限。曹丕在黄初2年(221)曾试图恢复5铢钱,结果反响平平,同年即废此制。

(2年)3月……初复5铢钱……冬十月,以谷贵,罢5铢钱。--《魏书文帝纪》

曹叡在太和元年(227)又恢复5铢钱(见《明帝纪》)。不过从《蒋济传》引《魏略》的记载看,魏5铢的流通与使用很成问题,魏人似乎更加习惯用布帛为交易媒介(见前文注引)。

蜀汉曾铸“直百钱”,东吴亦曾铸“大泉5百”,不过这些货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1般等价物,更多是充当临时性质的金融工具,因此不论。

军用不足,(刘)备甚忧之。(刘)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市。”--《0陵先贤传》

(嘉禾)5年春,铸大钱,1当5百。--《吴书吴主传》

另外,开采出的金属,用途流向也很成问题。《南齐书》记载,蜀中缺铜,刘备竟需要熔炼自己的“帐钩”来铸造货币。

刘备取帐钩铜,铸钱以充国用。--《南齐书崔祖思传》

实际益州是盛产铜矿之地。西汉佞臣邓通富甲天下,便是因为他占据了蜀地的铜山,可以自铸铜钱。

刘备占据益州全境却陷入铜荒,可见开采出的金属,主要用途并非铸币。

那么问题来了,金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