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汉中一夕定,川地数十惊2(2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571 字 1个月前

哥张鲁。

所以,赚城门之事至此便毫无悬念。

当张卫放下吊桥之后,赵旻1马当先,笑嘻嘻地踏上吊桥,冲到城门门洞处的张卫面前,“呛啷”1声抽刀出鞘…

架住了其人脖子。

张卫脸色大变:“李当,此乃何意?”

赵旻长笑道:“张将军有所不知,某乃狗贼常山赵从文也。有劳张将军带某会1会你家师君。”

赵旻话音未落,其人两千余亲卫、中军便已疾驰进城。

可怜张卫至此方知中计,悔之晚矣。

奈何环首刀架在脖颈之上,张卫不得不从。

然而其人别的本事暂时不明,但望风使舵的技能堪称1流。

其人只在短短1瞬间,便由惊慌失措换成1脸谄媚。

“某久仰卫将军大名,慑服于卫将军之虎威,是以方才因生惧而出言不逊,卫将军勿怪也。”

赵旻哈哈1笑,以刀锋轻轻蹭了蹭张卫脖颈油皮,划出1丝血痕来。

“不怪不怪!不知者无罪也!有劳张将军带路!”

张卫咽了口口水,笑得更加谄媚。

“卫将军,某兄弟3人,早有意归降皇汉也。”

赵旻“嗯”了1声:“甚善!有劳张将军带路!”

张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乖乖做起了带路党。

孙尚香收剑归鞘,取出柘木弓,自腰间新换的箭囊中抽出1支箭矢,冷冷道。

“张公则,你若敢使诡计,须当心你项上首级!”

言罢,香妹子骤然射出1箭,正中隐于暗处的1名弓手眉心。

那弓手甚至来不及惨呼1声,便当场殒命。

庞德再次怀疑起了人生。

其人根本未曾察觉,竟然有弓手埋伏。

张卫则震惊到无以复加。

其人连连高呼:“放下兵器!放下兵器!卫将军欲见师君也,并无恶意!”

赵旻嘴角微微翘起。

“张将军所言极是!诸位若弃械,某必不为难诸位!况且,若诸位之师君有足够诚意,某亦必不为难其人。”

赵旻确实没空为难张鲁,他最多带着张鲁1路冲向成都。

赵旻再次默默吐槽:南郑城险则险矣,奈何守卒如纸糊!

如是这般,赵旻这支铁骑,1路畅通无阻地行到张鲁的师君府。

赵旻始终以环首刀架着张卫脖颈,直至其人叩开其人大兄张鲁府门。

赵旻忍不住再次默默吐槽:委屈了老子亲手锻打的高碳钢环首刀。

在等待伏寿临盆之时,赵旻抽空用石墨坩埚及焦炭,以液体渗碳法炼出数百斤高碳钢,再以冷锻法,锻打出3十把银光闪闪的高碳钢环首刀。

说是环首刀,实则是李唐式的横刀、加1个环首刀柄而已。

环首刀,毕竟是唐刀的直系老祖宗。

这种环首刀强度高、坚韧度也远胜这时代的原版刀。

坩埚渗碳法,那是西元纪年法十6世纪末、十7世纪初欧洲的炼钢法,液体盐浴渗碳法,更是近代欧洲的科技。

在兵卒们手持弓箭威胁、赵旻以环首刀架住张卫脖颈的情况下,张卫不敢耍任何诡计。

于是乎,衣冠同样不整的张鲁,便匆匆来到赵旻身前。

【作者题外话】:懒得多写让人作呕的张鲁。

既然说到了陈寿给孔明甩锅,这1章,咱们便深入剖析1番孔明的《隆中对》。

实不相瞒,云某比较喜欢诸葛孔明,但其人有1点云某极为厌恶:控制欲!

诸葛孔明的控制欲,委实太强。

但话说回来,诸葛亮为刘备临终之托奋斗了1辈子,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且,从3顾茅庐起始,自白帝城托孤结束,刘帮主与孔明之间,虽发生过摩擦甚至龃龉,但君臣2人,最终做到了互不相负、且互相成就。

此绝对为千古佳话!

刘帮主和孔明的隐情,后文云某会详细说1说。

这里,咱们从刘帮主、孔明2人羁绊的开始:隆中对说起。

《隆中对》是诸葛亮的出山之作,以其对政治、军事形势的精准预判而称誉当时,流芳后世。

考虑到诸葛亮定策隆中之际,赤壁之战尚未发生;

而之后的历史进程,则与《隆中对》的预判存在惊人的1致…

那么这篇策论的潜在价值便愈发难以估量,堪称战略构想的典范之作。

遗憾的是,再出色的战略构想,在实践过程中都不免遭遇变数。

诸葛亮也不幸倒在了“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的最后1步,未能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其实诸葛亮的战略构想最终未能实现,并非其才力不足。

真正原因在于,其原始设想当中,存在某些难以调和的矛盾。

比如“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这两项目标便无法同时实现。

因为居于长江下游的孙权,不可能坐视刘备集团在其上游横行,因此在刘备占据益州的1刻起,东吴袭击荆州便已提上日程。

这也是日后蜀汉北伐,只能“率益州之众出秦川”,却无法“将荆州之军向宛、洛”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