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历215年)可谓风起云涌。
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仅仅是局部的武装冲突,但幕后却波谲云诡,险些掀起灭国级别的大战。
曹操征伐张鲁的军事行动,在不经意间将孙、刘云集荆州的十8万兵马,逼得握手言和,转而合力抗曹。
更为讽刺的是,曹操征伐汉中,其意本不在张鲁,而是希望借着平定汉中的威望,给自己增加政治筹码。
彼时(215)曹操的爵位止步“魏公”,而讨伐张鲁归来(216),便立刻自领“魏王”。
其人代汉野心,路人皆知也。
这也能侧面解释,为何曹操在讨伐汉中之初,居然有不战自退之意,还遮掩为“妖妄之国,不值1提,我军乏粮,不如归去”。
因为此时(215)的曹操,根本无心讨伐张鲁,不过是想撞运气捞1笔。
曹操在暮年百病缠身,锐气尽失,1门心思放在“汉魏嬗代”之上,只想在死前为嗣君铺路,增加政治筹码。
这与司马昭伐蜀(263)是相似道理,醉翁之意不在酒。
站在上帝视角看,如果曹操能未卜先知,按兵不动,云集荆州的孙刘十8万兵甲便会自相残杀。
孙刘联盟,虽说各怀鬼胎,总归是为对抗曹操而设;
然而拯救孙刘联盟于水火之人,最终却又是曹操。
呵呵,何其荒谬也!
借着这颇有些玄幻色彩的天命,咱们顺势聊1聊信天命的孙权。
虽说“君权神授”是封建帝王的专利,但使用不当,往往也会闹出大笑话。
吴嘉禾2年(西历233)冬,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渡海,向孙权称臣。
这1年,孙权孙十万5十3岁,熬死了曹操和孝子丕,又听说曹叡身体渐渐不好,孙权心态已颇有些膨胀。
公孙渊本就是个首鼠两端、乍前乍却的小流氓。
其立场摇摆,或仕曹魏,或仕孙吴,莫衷1是。
孙权当时飘得可以,听闻公孙渊称臣,其人激动异常。
立刻派遣万余军队携带金珠财宝、9锡方物,以及自己撰写的“伪诏”,去辽东给公孙渊加授“燕王”爵位。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吴书7张昭传》
结果…呵呵呵!
不出所料,这群渡海赴辽东的万余吴人,都被公孙渊捆送曹魏,而金银财宝则被渊“尽数笑纳”。
东窗事发之前,孙权还在做着“统1天下”的白日梦。
他激动地对臣僚说:
“昔日成汤得伊尹,文王得太公,因此成就霸业。但是伊尹与太公,和我得到公孙渊相比,似乎也黯然失色了。”
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吴书2吴主传》
群臣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紧接着,孙权又放出1句惊世骇俗的言论:
“朕以为,通过公孙渊称臣于吴国来看,天下统1,是可以确定的了。”
普天1统,於是定矣。--《吴书2吴主传》
哈哈!这笑话当真冷得可以。
等到“吴使被杀,财宝被夺”的消息传来,孙权气到吐血,再也不提什么“天下1统指日可待”的鬼话了。
权怒曰:“朕年6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即公孙渊)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江表传》
过了几年,孙权愈发老迈,可能把当年的丑事忘干净了,便又“故态复萌”。
赤乌元年(238),曹魏曹叡病重;孙吴灾异频仍,叛乱迭起,而孙权为缓解财政危机,铸造“直千钱”,这比刘备铸“直百钱”还过分。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吴书2吴主传》
就在内忧外患、国事日非的情况下,孙权又犯了自恋病,斥责臣下,说:
“国家出了问题,这是谁的责任?昔日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朕认为自己和齐桓相比还略胜1筹;但你们和管仲相比,又如何呢?”
以此言之,孤於齐桓良优,未知诸君於管子何如耳?--《吴书2吴主传》
1股子崇祯的味道扑面而来。
“非朕之过也,皆群臣误朕”。
陈寿笑骂孙权是个“越老越不靠谱的糊涂蛋”,何其精洽也。
(权)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吴书2吴主传》赞语
不知陈登(两败孙权)、刘亡灵(刘馥)、臧传说(臧霸)、文睡觉(文聘)、张8百(张辽)、满数十(满宠)等人若泉下有知,听到孙十万“天下1统、计日而待”的“豪言壮语”,又当作何感想?
好吧,满数十虽已至耄耋之年,但当时还在世…可惜满数十未听到孙十万这昏言昏语,否则其人必会教孙权不要再狗,要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