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普天迎正旦,黎庶展欢颜5(3 / 4)

当然,诸如瓜果、蜜饯、乳浆等,亦可提供甘味。

它们成为彼时甜品的另1组成部分。

1瓜果

具备糖分的瓜果,是甘味的重要来源。

相关案例颇多,涉及的人物亦不少,有3曹、邓展、吴质、李衡、诸葛融等人。

(1)梅

梅子酸甜,是天然的调味品。

3代时(夏商周)主要用作酸味萃取原料;

之后,梅子逐渐被醯(醋)所代替。

在千年后东瀛的镰仓时代、室町时代,酸梅对于武士还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建安十2年(207)曹操远征乌丸时,“天寒且旱,2百里无复水源”,人困马乏,士气低落。

时寒且旱,2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3十余丈乃得水。--《曹瞒传》

曹操诈称“前有梅林,甘酸可以解渴”。

赖此士气复振,“望梅止渴”也成传世典故。

(曹操)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世说新语》

梅味甘酸,生津止渴。

可见彼时的梅子,除酸味之外,也是甘味的来源之1。

(2)甘橘

吴国丹阳太守李衡,出身贫寒;遂遣宾客在武陵种橘,得甘橘千株。

李衡死前,对子女说“吾有千头木奴,汝等衣食无忧”。

(李衡)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汎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1匹绢,亦可足用耳。”--《襄阳记》

可见橘之甘味,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李衡死后,子嗣凭贩卖甘橘,“岁得绢数千匹,家道殷足”。

甘橘与木奴的典故,就此诞生。

(3)甘瓜

曹丕与邺下文人集团的吴质交厚,2人诗文唱和,传世极多。

在《与吴季重书》中,曹丕热切地怀念昔日的清泉美酒,甘瓜甜果。

称“驰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弹棋间设,终以博弈,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曹丕《与吴季重书》

彼时西瓜(北宋末进中原)与甜瓜(满清传入中原)尚未传入中国,“甘瓜”具体指代何种蔬果,尚不能知。

不过曹丕将“甘瓜”与“朱李”做比对,可知甘瓜味道,当与朱李相似,甘甜可口。

自此“浮瓜沉李”之典故,遂流传后世。

(4)甘果

诸葛瑾之子诸葛融,性格奢靡,好宴饮;每有聚会,“甘果继进,清酒徐行,周流观览,终日不倦”。

或有博弈,或有摴蒱,投壶弓弹,部别类分,于是甘果经进,清酒徐行,(诸葛)融周流观览,终日不倦。--《吴书诸葛瑾传》

甘果属于泛称,其囊括范围,无疑比曹丕的“甘瓜”更广。

从地域环境看,诸葛融筵席上的甘果,除了桃李杏橘之外,大约还有龙眼、荔枝、甘蔗、香蕉等南国特产之物。

(5)甘蔗

甘蔗非中原特产,是交州(今两广与越南北部)的贡品,深受北方贵族阶层喜爱。

曹丕、邓展等人,均有与甘蔗相关的典故传世。

曹植亦在《矫志诗》中曾提到“甘蔗味美,杖之必折”,虽系咏物抒情,侧面也能看出他常食甘蔗。

甘蔗味美,杖之必折;巧言动听,用之必灭。--《矫志诗》

曹丕作《典论》,回忆昔日与将军邓展“食甘蔗”之事,席间2人谈论5兵之术,曹丕兴起,以甘蔗做剑,与邓展嬉戏击打。

(曹丕)宿闻(邓)展善有手臂,晓5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时酒酣耳热,方食芉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3中其臂,左右大笑。--《典论自叙》

不出意外,邓展很识趣儿地输掉了决斗,满座欢笑,尽兴而还。

彼时的曹丕是魏王世子,尊贵无比;

邓展只是1介武夫,当然不敢放4。

曹丕对此心知肚明,因此才敢借酒使性。

在曹丕与邓展“以蔗代剑”的事迹中,甘蔗只是佐酒俗物,但“魏晋职场文化”却显露无疑。

(6)龙眼

龙眼与甘蔗相似,亦属交州特产。

彼时孙权向曹丕进贡,瓜果类有“奇果,蕉、邪、龙眼之属”,异宝类则有“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

有趣的是,曹丕对于上述奢侈品兴致有限,反倒是对“斗鸭”与“长鸣鸡”更感兴趣。

是岁,魏文帝遣使求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江表传》

这大概与曹丕的个人癖好有关。

昔日王粲身死,曹丕便亲临墓前,“作驴鸣”,1众皆惊。

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粲)好驴鸣,可各作1声以送之。”赴客皆1作驴鸣。--《世说新语》

在谢承《后汉书》中,称“交趾7郡献龙眼”。

而《广志》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