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凉州织密网,乱世奏华章上(2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3196 字 1个月前

如今是什么情况?

如今人口已锐减至不足熹平年间两成!

赵旻仿佛已看到,明年9江税收大幅提升那1幕。

梁习真是个“伐大树”高手!虽然他既非光头,名字中也无强字。

华歆已经准备将此方案推广到豫州6…如今是7郡。

赵旻果断批复,除3辅、河南郡、北地郡、东郡外,正旦之后,其余诸郡皆按照此方案执行。

如此1来,士族豪强有利可图,而奴客数量却不足,赵旻何愁人口不增?

此事隐患不小,但赵旻有肥料,只要能增产增收,士族豪强们利润、总量都足,那么1切隐患都不是问题。

赵旻和1味纵容士族豪强的袁绍不同,他这是在积极引导士族豪强,缓和他们与其奴客、部曲的矛盾。

这时代的民心,虽然指的是士族豪强之心,但社会主要矛盾,仍是无田佃农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不言而喻,若士族豪强的奴客、部曲们活不下去…

黄巾之乱、区星之乱、泰山之乱…就是如此产生的。

由卫府掌控的东汉朝廷、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地方士族豪强、数量最大的奴客部曲,以及数量最少的自耕农,这些群体之间,皆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这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便如同1杆秤。

而赵旻要做的,1是定准这秤杆子上的星,让这杆秤,重归平衡和稳定;2是将试图破坏稳定的其他诸侯搞定。

1念及此,赵旻准备结束研发,全力调动产能,生产曲辕犁、肥料、纸张及线装书。

在封建农耕时代,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读书、耕田。

1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嘛。

于是乎,赵旻将回信塞给豫州牧华歆的信使后,便率亲卫急匆匆赶向尚书台。

赵旻如今政治姿态已做足、羽翼已丰满,不用再装什么政、兵分离。

所以,赵旻要与荀彧商议1番明年的施政方向。

同1时间,凉州牧满宠,正在长安凉州牧衙署密室内与史阿密谈。

“满使君,仆等皆已初得凉州士族信任。”

满宠细眉1挑。

“仅此而已?”

史阿压低声音道:“此外,仆等已着手建车马行,并于凉州各郡县当地,甄选出1批可培养为秘谍之子弟。”

满宠凤目中闪过1丝赞许。

“史阿,你务必牢记,某等如此,绝非仅针对凉州1隅!”

其人站起身,负手望向西北方向。

“大汉失西域,已达百年之久,丝绸之路早已断绝。某等在凉州扎根布局,目的正在于此!

若非卫将军重视凉州,并已看透凉州潜力,某以为,凉州之民或将迁至关中,使凉州沦为白地!

故而,史阿,你我皆应尽力避免此事!”

宠哥嗅觉果然敏锐。

历史上3国曹魏时期的凉州,正是如此。

史阿正色应是后,有些尴尬地抱拳道。

“满使君,仆尚有1事需禀明。”

【作者题外话】:所谓“奴客”,顾名思义,即“具备了奴隶色彩的宾客”。

他们不具备人身自由,属于主子的私产,在某种程度上与牲口无异。

在两汉时代,由于奴客自身的“财产属性”,因此往往需要被长期豢养,不得随意抛弃。

然而实际执行时,又是另1幅面貌。

比如豪族大姓往往利用“朝廷下令释放奴婢”的机会,将年轻力壮的奴客留下,将年迈无用的奴客轰走,美其名曰“还你自由”,实际是令其自生自灭。

这与现代资本家裁员,却谎称“为社会输送人才”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

官奴婢5十以上,免为庶人。--《汉书哀帝纪》

诸官奴婢十万余人戏游亡事,税良民以给之,岁费56巨万,宜免为庶人。--《汉书贡禹传》

“奴客”的称谓,见于史册较早,至少在西汉中期便已出现。

关于“客”的卑微化,唐长孺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客和部曲》1文中有过详述。

唐老曾注意到,奴客大抵都是缺乏教养的无赖,他们替主子“干脏活,牟奸利”,乃至“作盗贼”。

(今陛下)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置私田于民间,畜私奴车马于北宫。--《汉书5行志》

此处“票轻无谊”,即“剽轻无谊”,泛指亡命徒。

看上去“客”的身份变化,似乎与他们的个人素质有关。

实际“客”的卑贱化,核心原因在于生活上依附于豪强,缺乏个人选择的自由。

在地主豪族垄断了生产资料的情况下,大部分缺乏受教育机会的底层群众,因为生存艰难,被迫沦为权势者的奴客。

在马太效应(也叫28效应)的作用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最终大量的失地农民与破产手工业者,便顺理成章地沦为富室强宗的附庸。

同时,彼时的“丁税”制度,也为奴客的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

丁税即人头税,即无论个人财富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