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反覆名藉藉,一朝天下知3(2 / 3)

验非常丰富。

在张辽带头下,兵卒们索性将自己的干粮(亦即蒸熟晾干的麦粒及小米)、肉干取出1大半,分给这些乡民。

与性命相比,这些口粮又算什么?他们又不是舍命不舍财的汉灵帝刘宏!

就在张辽这支奇兵忙于绑扎木排之时,于禁、乐进2人,也抵达了壶关谷道西口。

由李典率领,押运辎重、粮草的部队,紧随2人身后。

当于禁还在义正辞严地痛斥守军时,人狠话不多的乐进,则默默备齐78把环首刀,并取来钩索试了试韧度,准备再次先登。

乐进虽未说话,但其人意思已表达得极为明确:

文则你且为某吸引守军注意,某先登杀敌,为我军趟出1条血路。

于是乎…

由于于禁成功吸引了守军注意力,当乐进1跃而上、登上关隘城头大杀4方时,后面的云梯已经搭上城墙。

于禁丢下长枪,双手挥着环首刀攀梯1跃而上,迅速与乐进汇合。

这对组合背靠背,紧咬牙关在城头浴血奋战。

当此恶战之时,于禁话也不多了。

2人1主攻,1主守,配合亲密无间,迅速将他们2人所在区域杀得死伤枕藉。

见两名主将如此英勇,他们所率兵卒登时士气大振。

于是,随着1架架云梯架起,便连押送辎重、粮草的李典,也1手持木楯、1手持环首刀冲上城头。

赵旻不但对这些曾与其人为敌的曹操旧将们不计前嫌,而且毫不猜忌他们,让曹操这些旧将们心中都憋了1股火。

他们只想为赵旻奋勇作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便连最受曹操信重的异姓武将之首,于禁也不例外。

于禁当初自鲍信处来投曹操时,尚且被曹操猜忌过,谁能想到赵旻竟能对他们这些人推心置腹呢?

于禁虽未说话,但其人在这援军不绝而至的当头,忍不住回想起,赵旻曾单独与他们5人(5子良将之4加李典)详谈之事。

那是开府前数日,赵旻借晚宴之名,单独邀请他们5人至北军军营赴宴。

晚宴地点在中军帐内。

帐外亲兵密布,守备森严,星光漫天。

众人落座后,赵旻当先发言。

“诸君,今日旻非主,诸君亦非臣,某等相聚于此,乃为倾诉心声而来。旻不妨直言相告:旻实则慕5位将军久矣!”

于禁和乐进对视1眼,2人眼中均闪过恍然。

张辽和徐晃2人则有些愕然。

年龄比赵旻小1岁的李典沉不住气,抱拳道:“主公,典声名不显,不知主公何以知典?”

【作者题外话】:前文提过,两汉普遍文盲,所以咱们群要去两汉,前途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从吏员开局。

哈哈,玩笑话。正因为文盲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在两汉,垄断了知识的士族,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阶层和统治阶层。

梁启超先生曾言,东汉是历朝历代道德底线最高的朝代。

云某以为…或许是因为东汉天秀太多了。咳咳,这当然是玩笑话

其实,东汉道德底线高的重要原因之1,是传承了经学的士族当家。

而且,东汉的士族,还远没有腐化堕落为两晋的门阀。

所以,本章咱们聊1聊门阀。

魏晋时代,是皇权的变异期。

自永嘉之乱(西历311),晋室衰微,司马睿在江左的割据政权,便逐渐沦为士族操纵的傀儡,即所谓“王与马,共天下”。

王,指的是琅琊王氏,也就是扶持琅琊王司马睿登基的王导和刘晔王敦。

历史于是从“皇权政治”转入“门阀政治”。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

东晋时代门阀猖獗,垄断了人权、财权、兵权,又通过内部通婚不断强化这1地位。

因此,权柄相继被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与太原王氏所把持。

歌谣中“旧时王谢堂前燕”指的就是琅琊王与陈郡谢。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东晋门阀与皇权的关系,可参照孙吴。

简言之,门阀们允许“弱势皇帝”的存在,但决不允许本集团中出现新的“强人”。

比如王敦、桓温。

门阀这个词汇,在史书中称谓极多。有“豪族”“大族”“士族”“世家”“世族”等称呼,累计竟多达2十余种。

此数字统计来自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与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门阀虽然在东晋南朝臻于鼎盛,但起源甚早,至少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累世公卿”的巨无霸。

3国君主的活跃时期,便正处在“门阀崛起”的阶段。3家的1系列政策,基本都围绕着对“境内豪强”的拉拢与打击。

曹操与王敦、桓温等人,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彼时的权力结构,可以大抵视作“皇帝”、“门阀”与“新兴强人”3家的微妙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