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结盟定,踏征程(3 / 3)

,又刘夫人生子修(曹昂字子修)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魏略》

需要注意,两汉时代,士人的婚姻选择1般局限于乡里,很少有跨地方通婚者。

同时代的郭皇后(曹丕正室)听闻娘家亲戚仗势与外州大姓通婚,便严厉谴责,表示“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可见即使是贵势之家,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1般也不会脱离乡里、州里。

(郭)后外亲刘斐与他国为婚,后闻之,敕曰:“诸亲戚嫁娶,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不得因势强与他方人婚也。”--《魏书文德皇后传》

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与丈夫1样出身沛国大姓。丁氏姊妹分别嫁给了同乡的大族子弟曹操与夏侯渊。

(夏侯)渊妻,太祖内妹。--《魏书夏侯渊传》

注:上世纪末亳州城南、城西南及涡河以北先后发掘近2十座东汉墓葬,分属3个家族,曹氏、丁氏、夏侯氏。相关论述见马艳茹《曹操宗族墓葬出土玉猪鉴赏》。

刘夫人的籍贯无载,不过按《魏略》描述,可知她与曹操成婚时间甚早。从曹昂被丁氏收养的记载看,刘氏或许是丁氏的媵妾,应该也出身沛国。

按姓氏与籍贯推论,籍贯沛国相县的刘馥,有极大可能是刘夫人的同族,甚至可能是同辈亲属。

以丁夫人为例,她的同宗成员丁冲、丁斐,都受到曹操的提携重用。丁冲被夸赞为“衣冠良士”,丁斐则被曹操“特饶爱之”。丁冲之子丁仪、丁廙,丁斐之子丁谧亦有盛名,显赫当时。

丁冲前文提过,就是那位未经受住酒精考验,死于司隶校尉任上的丁幼阳。钟繇接的他的班。

昔吾同县有丁幼阳(丁冲字幼阳)者,其人衣冠良士,又学问材器,吾爱之。--《太平御览》引《魏武帝令》

(丁)斐随太祖,太祖以斐乡里,特饶爱之。--《魏略》

因此刘馥凭借微薄勋劳而占据显赫地位,甚至在列传名次上盖过了司马朗、贾充、张既等人,很可能便是因为他属于曹氏外戚。

刘馥何许人也?他姓刘,又是刘邦老家沛国人,所以,他大概率是刘氏宗亲。

那么问题来了。

曹操在世时曾多次打压刘氏宗亲,并大4废除地方上的诸侯国。刘氏子弟彼时身处嫌疑之地,遭到曹操的猜忌与提防。这1问题在《刘晔传》中便有清晰描述。

是岁,立故琅邪王容子熙为琅邪王。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8国皆除。--《后汉书献帝纪》

(刘)晔睹汉室渐微,己为支属,不欲拥兵。--《魏书刘晔传》

建安十8年(213),参与劝进曹操的诸多臣僚中,刘氏子弟唯2。其1是琅琊刘勋、其2是将军刘若(即刘艾,本名刘芳)。而他们都是与曹操关系甚密的人物。

简而言之,刘馥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得到曹操的特别信赖,充分证明他的出身不同寻常。

刘馥的列传极短,仅有3百余字,论篇幅尚不及《出师表》的1半。以如此微末的勋劳,占据如此显赫的地位,也能进1步佐证刘馥身份的不同寻常。

这里不再赘述详情,但有两点可以确定。

首先,《刘馥传》的叙事方式,属于典型的讳败为胜。基本可以视作自文其丑,同时为尊者讳。这也侧面反映出,孙吴外战的战斗力有多爆表…

功勋寥寥无几的刘馥,修了座破城,居然吓跑了孙权,成为了大神刘亡灵…

曹操和刘馥,因刘夫人的这层关系,大概率是亲戚。刘馥凭借魏室外戚的身份,得到了地位方面的加成。

这就好似《魏书卷十6》的卷首人物任峻,论功勋不及杜恕祖孙,论名望不及郑浑兄弟,但偏偏可以力压群雄,高居首位,其原因无外乎任峻是曹操的从妹夫。

(曹操)表(任)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甚见亲信。--《魏书任峻传》

考虑到陈寿先生的《魏志》是以王沈的《魏书》为底本,可知在原始版本的魏朝国史中,刘馥等人的位次安排或许便是如此。

概而论之,无论是“多为时讳”的王沈,还是具备“良史之才”的陈寿,在历史书写中总不免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令人感慨叹息。

诚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先生所言: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也从正面解释了为何刘馥要呼应曹操,积极备战的原因。